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神话中的所有人物,无论是神职、人类还是鬼怪,都是根据人的生活习性和性情为模板塑造出来的。从人类对神祇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希腊神话孕育了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哲学,由此人们开始了对世界的本原、宇宙起源等问题的理性思考,并促使古希腊人注重个人权利、个体荣誉感,勇于抗争,思维开放。这些表现人文主义的神话后来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对欧洲文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高寒《浅谈希腊神话中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古希腊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是人的自然属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由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经济的发展使得物质条件得以改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影响,走在了反对禁欲主义,追求世俗享乐生活的前沿。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不少人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入、更直接地追求快乐、享受世俗生活。

——摘编自唐齐粒《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享乐之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神话中人文精神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享乐之风盛行的原因。
2021-11-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蕴含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重塑了我们。慢慢流淌的世界长河中,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浪花。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族,在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艺术、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甚至在同一区域的历时性发展中,文化的阶段性表现也都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文化之间是隔绝的、断裂的、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都给文化的传播延承提供了契机。不同风貌的地域文化支流交汇,才可成就“世界文化的长河”。

——摘编自孙旭《文化交融的美丽结晶》

提取材料中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3 . 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一   半岛山多平原少,夏季雨少,土壤不甚肥沃,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粮食自给常有困难,地少人多被迫导致海外移民……殖民活动大大促进了希腊世界的商品经济和外贸市场。……据估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些“袖珍”国家的规模还不如今日中国一个中等乡镇。所以,在如此特殊的国情下产生的政治制度具有某些空前绝后的特殊性就是情理中之事。

——摘编自米辰峰《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   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受外界干涉……因此埃及文明是稳定而保守的。此外,它还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与每年会爆发毁灭性的、不可预测的洪水的底格里斯河不同,尼罗河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易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阅读材料一,分析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政治文明的影响。
(2)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希腊自然环境与古代埃及的不同之处。
2022-06-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国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此外,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カ。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

——摘编自《浅析古希腊人文精神》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中对平等的要求只是局限于市民(即资产阶级)范围之内。先进的启蒙学者则主张把平等扩大到一切人,要求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普遍认为一切问题的真正解决只能依靠科学进步,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一场人文危机。面对这种危机,现当代思想先锋们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反思。

——摘编自陈娜《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材料三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而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カ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流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流变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
2021-04-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战争与文化交流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期间,从北非至南亚次大陆亚历山大先后建立了几十座希腊文明城市(亚历山大里亚)。最为著名的是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的一座城市(现在亚历山大城所在地),亚历山大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这座城市后来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最大城市,成为地中海地区与东方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亚历山大征服中亚以后,又建立中亚阿里安那亚历山大(今赫拉特)、高加索亚历山大(兴都库什山南麓)和边区亚历山大(今列纳巴德),等等。征服印度时,在希达斯普河畔建立布采发尔和妮肯等城市。

——摘编自傅利华《略评亚历山大东征》

材料二   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而吾国人之效法西洋文明者,亦不能于道德上或功业上表示其信用于吾人。则吾人今后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一审文明真价之所在。盖吾人意见,以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西洋文明浓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腴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粝如蔬。而中酒与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

——摘编自周月峰《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杜亚泉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东征中新建城市的作用。
(2)阅读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分析态度变化的原因。
2022-05-31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和平友好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以上国或优秀民族自居,蔑视周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称之为“蛮”“夷”戎”“狄”或“蛮族”“野蛮人”。一些农耕文明大国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实行长期统治。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这在东西方历史上都不乏其例。而这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人员往来愈益频繁,物品交换和文化技术传播也愈益增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古希腊的两个神话故事。

故事一  希腊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叫奥林匹克山,山上住着的不是人而是神,众神中有一个叫宙斯,他负责管理这些神,也负责维护人间的秩序。有一天他看到腓尼基(黎巴嫩)国王的女儿欧罗巴与侍女在一起玩耍,就变为一头公牛,让公主骑在身上,狂奔两天一夜后,在一块陆地登陆,登陆之后,现出原形,向公主求婚,公主只能接受宙斯的求婚做他的妻子。公主登陆的地方后来取名叫欧罗巴,中国把它翻译成欧洲,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克里特岛
故事二  希腊以南的地方有个米诺斯王国,国王是宙斯与欧罗巴的儿子。这个国王非常能干,对老百姓很善良。米诺斯王国繁荣富庶,国泰民安,大家都高高兴兴,没有战争,是一个非常安宁与和平的国家,但是不知道从哪来了一头怪牛,是半人半牛怪,它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还要吃人,国家不得安宁,米诺斯国王想出个办法,他建造一座迷宫,把牛关到迷宫,牛就出不来了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解读材料信息,得出两条对古希腊文化的认识,并予以阐释。
2021-05-01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借贷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铁制农具和农耕等技术带来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形成伊始是一种具有救济性质的、不必偿还的生产资料再分配。到西周时期,随着私有观念深入人心以及贫富分化的加剧,借贷的性质逐渐发生改变,救济的色彩逐渐减弱,开始需要偿还;伴随着利息的出现,借贷甚至开始成为债权人谋利的工具。此外,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债务活动开始受到国家的保护与规范,政府成为借贷活动重要的参与者。借贷开始经历一个救济与谋利目的并存的发展阶段……及至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借贷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一阶段,政府借贷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陈敏、曾玉婷《从简牍记录探析中国古代借贷关系与性质》

材料二   资料证明,当时两河流域的借贷行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固定的形式。借贷行为具有文字合同,即今天我们仍能够目睹的泥板文献,标明债权人、债务人、借贷标的、数量、时间、期限、利率、证人等事项,合同中一般列具有多位证人,具有确定的或约定成俗的期限以及法定或者是约定成俗的利率与罚息;而且用途也明显地分成生活消费和投资两大类,生活消费类借贷明显具有扶贫的特征。就其形式而言,当时的借贷正式而完备。

——摘编自禹钟华《古代两河流域的借贷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借贷性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析借贷行为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两河流域在借贷发展上的特点。
2021-04-14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希腊化文化”进行合理解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后世界文化交流呈现的特点,并指出“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战国和古希腊面临相似的历史境地,它们都陷入了内部极度战乱:战乱中都出现了统一运动……大批知识分子为统一运动上下奔走,提出了大量哲学、政治、道德命题。而统一运动的结果不同。希腊形成了亚历山大帝国,仅七年即分裂,其后三大继承者王国内斗100年,被罗马逐一兼并。战国形成了大一统秦王朝,虽14年后崩溃,但很快就再次兴起了大一统汉王朝。秦汉制度被历代王朝所继承,整整组给200余年,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不同的文明根性,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是——秩序优先,希腊文明的核心要义则是自由优先",两种文明根性塑造了两种不同的道路。

西方不断走向分。从地域上分,从民族上分,从语言上分,其间也有统一的努力,如罗马的努力,基督教的努力。但分的趋势占据主流,最终归结到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国则不断走向合。从地域上合,从民族上合,从语言上合。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虽然哲学体系差异极大,但有一条共同的底线,即建立统一秩序”。其间也有分离的时期,但合的趋势占主流,造就了中华文明的集体主义根性。

材料二先秦时期,华夏人和异族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它以是否尊重和认同中国的仁义道德与中国文化来作为华夷之辩的标准,不以种族、民族为基础,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为后世多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城邦始终存在希腊人和蛮族的界限。希腊城邦有投票权的公民必须是世代诞生于本地的同族。外邦人无法获得政治权力,更别说成为领袖…….这正是希腊帝国的精髓——内部是民主,外部是殖民;上面是公民,下面是奴隶。这种双重标准的希腊式帝国,是日后欧洲帝国的精神原型与政治模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文明根性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秩序优先”和希腊文明"自由优先"这两种不同核心要义各自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时期“华夷之辨”的内涵及特点。并指出古希腊民族国家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