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11月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

材料   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3-06-30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6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5大核心考点+50道高频非选择题)(统编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统治幅员辽阔的领土,亚历山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定都巴比伦城,把统治中心放在东方,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实行分省统治;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缓和民族矛盾以马其顿和希腊人作为骨干力量,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沿袭东方专制政体,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从而使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3)

材料二   亚历山大经过十年大规模的征服,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 、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它首次沟通了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东西方部分世界联为一体,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和政治保障。东征中还有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地理学家、测绘师、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沿途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方面的资料,他们与当地人交流来往,使东西方文化互相补充。这些人在吸收学习东方文化的同时,也将希腊文明传播到了东方,加深了东西方之间的彼此了解。

——摘编自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帝国政治统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源头,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雅典是希腊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培养出了许多方面的人才,著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雅典卫城的设计师菲迪亚斯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的,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据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整理

材料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材料三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期望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

——摘编自吴于童、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希腊、罗马给人类留下来哪些文化遗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拜占庭文明开放、包容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 . 西方民主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进程表现出民主传统继承与借鉴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的公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而是特指城邦内一小部分成年男性。以雅典为例,全部居民约为30万,18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仅34万。雅典城邦政治活动极其频繁,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议事会及倍审法庭的活动则更多,加此频繁的政治活动使普通公民在经济上和时间上都无法承受,据统计,能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雅典公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另外,雅典公民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对于所需要决断的问题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甚至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意见,大多数公民的投票具有一定的盲目怯,这给反动煽动者创迨了煽起人们非理性激情的机会,并可能导致破坏性的后果。例如,公元前406年,六位雅典将军被公民大会室判死刑,原因是作为远征军的统帅,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必须为许多雅典士兵的伤亡负责。

——摘编囱任遂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671884年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体的缺陷。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
2023-11-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部分)

时间历程
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西亚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在北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在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在东亚形成了中华文化。
公元前5世纪以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腊文化;此后,古罗马在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5世纪以后在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对残留下来的印第安人实行欧化,通过语言、宗教、艺术、教育等文化的移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17世纪以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
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独立后的印度接受来自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又注重发展传统文化,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后,政府大力复兴民族文化,现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又带有欧洲和西亚的文化元素。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等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做出合理解释。
2023-04-09更新 | 780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是封邦建国的简称,即分封制,由周人创立,是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封建制中,个人是天下、诸侯国或家族中的一分子,必须为天下、诸侯国或家族承担责任。在封建制影响下确立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集权形式从秦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在希腊城邦制中,个人要融汇于城邦,为城邦服务终身,甚至为了城邦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城邦制为西方各国的发展确定了模式,特别是城邦制的多元性和民主性对西方影响巨大。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封建制下,天下的“常道”是所谓的“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君臣如父子,权力分配是一种宗法模式。每个人的血缘决定了他的特定位置,不能更换。封建制追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格局,“《春秋》大一统”是人人皆知的名言,天下“定于一”成为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的共识。在希腊城邦制下,公民具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如公民担任公职是义务,也是个人自由。在古希腊思想家眼中,城邦的精髓就是公民的集体治权。此外,希腊城邦间的政体各有差异,就是城邦内的政治结构也是多元的。斯巴达是贵族寡头政治,希腊是民主政治。

——摘编自李淑梅等《中西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封建制与希腊城邦制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封建制与希腊城邦制在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的原因。

7 . 材料   人类历史进入文明史阶段已经有约6000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创造的灿烂的文化奠定了现在文化繁荣的基础。如在古代世界已经先后诞生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或古代西亚)文明。进入公元5至15世纪的中古,先后有基督教的欧洲,伊斯兰教的西亚、多种宗教的南亚和儒家文明影响下的东亚,中古的非洲和美洲也有灿烂辉煌的文明。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文明交流一直持续不断。包括扩张战争、贸易交往、人口迁徙等方式,但和平的交流更能促进文明之间的融合,推动各区域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简明世界史》

请从“古代世界文明的关系”的角度自拟一个论题,结合相关的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实充分,语言符合逻辑)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而开始的所谓“希腊化”时代,使得希腊文化的传承进入新高潮。经过长期的战争,形成了希腊化时代的君主制,它是马其顿国王统治传统和东方君主制以及希腊城邦外壳有机结合的产物。希腊化时代是以军事征服为先导的,但它开启了欧亚大陆间文化交流、汇合的序幕。随着罗马的崛起以及随后对希腊本土的征服.罗马人开始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因素,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罗马帝国之后,通过阿拉伯和拜占庭两条渠道,古希腊文化在中世纪传入西欧,融入西欧文化思想界并在其中不断发酵扩展,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奠定了思想和科学文化的基础。

——摘编自吴长春《中世纪西欧吸收古希腊文化渠道问题初探》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汉朝沿袭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追求安居乐业,不到不得已,帝国不会轻易越过长城的防线去开拓领土”,因此,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因此,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玻璃、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玻璃和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

——摘编自祁潇潇《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交流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之处。
2023-05-09更新 | 101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帕特农神庙建于前447年伯里克利时期,在雕塑家菲迪亚斯指导下,由建筑师伊克提诺斯等负责设计,前后15年完工。神庙采用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回廊,灵活运用多立克柱式,柱式比例匀称,显得刚劲雄健。神庙造型有严格的黄金比例关系,体现和谐的形式美。帕特农神庙还成功运用“视差纠正法”,使建筑形象稳定、平直、和谐。神庙的雕刻代表着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巅峰,正殿内部耸立着一座高约2米,以黄金、象牙制成的阿西娜神像;其他丰富的浮雕赋予石头血肉和灵魂,也给传说中的神附加入性的亲切感。于是,建筑真正拥有了友善的表情,不像金字塔,刻意表现神灵与人类的距离。

——摘编自北师大版《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纪念碑——帕特农神庙》,《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二   罗马的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他们创造的宏伟,同时也还想到让市民感觉到他们分享到了这种宏伟,而不是让他们在这庞然大物跟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面对这个巨大的建筑(大斗兽场),任何人可能感到气馁;但由于柱式的采用,人们不再与整个建筑物联系……当人同整个建筑相比时,人是多么的小,但当他只要同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相比时,他就显得大多了。通过这种方法,罗马公民能感到他自身是高大建筑物和建筑物所代表的巨大帝国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

——苏珊·伍德福德等着《剑桥艺术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帕特农神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建造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大斗兽场与帕特农神庙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2023-04-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