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威尔斯的《世界史纲》记载,公元前6500年,苏美尔人开凿渠道引水肥田,他们逐渐成为精通水利的工程师;他们有牛、驴、绵羊、山羊,但没有马;他们的土屋集聚而成城镇,他们还为自己的宗教兴建起塔式的庙宇。由此可以判断两河流域(     
A.已进入文明时代B.生产力出现飞跃
C.社会生活丰富多样D.诞生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生活在汉谟拉比创建的帝国之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居民的信仰虔诚而热烈,不同地区的居民有着自己的风俗和法律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对城市和故乡的认同仍根深蒂固,他们首先是尼普尔人、乌尔人、乌鲁克人、拉尔萨人……而不是某个大国的国民。这主要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A.多元文化帝国治理的复杂性B.宗教信仰矛盾引发强烈冲突
C.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采用暴力手段巩固王权建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雅典和斯巴达,土地财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在该地区农民阶层被纳入到城邦的政治体系中,成为社会的主体阶层。而不是像其他的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民仅仅是社会的一个从属阶层,这也是和其他传统农业社会的区别之一。材料反映出(     
A.农业经济在该地区具有重要地位B.雅典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
C.农民当时在该地区成为主导阶层D.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异于传统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苏美尔地区的某宫殿(或神庙)遗址中,发现了约公元前3000年的大量原始楔文泥版,墓中用来记录和传承知识的辞书(相当于课本)文献占15%,包括“树木表”“容器表”等十几种分门别类的辞书,而“百工表”更是罗列了120多种不同职业或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由此可知,苏美尔人(     
A.有完善的历史记载B.社会分工细致C.有较完整的成文法典D.社会等级森严
2024-02-24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24-02-22更新 | 45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41年,罗马从迦太基人手里夺取西西里岛,建立了海外的第一个行省。从公元前227年始,罗马正式向行省派遣官员,标志着规范化的行省制度建立。西西里行省除少数城市免税外,大多数的行省居民都必须向罗马交纳什一税。统治初期,行省总督主要负责征收什一税,同时不断往来于各地的巡回法庭,处理各种案件。行省各城市基本上遵循原有的法律制度,而在一些矛盾激化的城市里,罗马元老院会派遣立法委员会参照罗马法重新起草和制定新的城市法。罗马还设立了告门审理行省居民控诉行省总督案件的特殊法庭,制宝了一些措施来防范行省长官收空礼物和从事任何买卖活动。西西里行省建立后,一批有学识的希腊战俘被带到罗马城,他们成为罗马的第一批希腊文学教师。其中的杰出者将希腊语动听的韵律与拉丁语铿锵有力的音节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影响久远的拉丁文学。罗马对行省的统治制度,主要是在征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西里行省的建立是罗马城邦制度终结的标志。

——摘编自宫秀华、王允《罗马国家统治制度的创新——西西里行省制度的建立与运作》

材料二   元朝政治家程钜夫在题为《论行省》的奏疏中说:“窃谓省者,古来宫禁之别名,宰相常议事其中,故后来宰相治事之地谓之省。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此何义也?当初只为伯颜丞相等带省中相衔出平江南,因借此名以镇压远地,止是权宜之制。今江南平定已十五年,尚自因循不改,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美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然则有省何益,无省何害?……今欲正名分,省冗官,宜罢诸处行省。”

——摘编自程钜夫《雪楼集》卷十《论行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在西西里行省统治初期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程钜夫对元朝实行行省制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印度《梨俱吠陀》描述:“我是一个诗人,父亲操业医术,母亲用石磨谷,所事各有不同,同为求富与福,恰似觅草群牛,不限一地食物。”这说明当时印度(     
A.不同种姓社会等级固定B.种姓与从事职业一致
C.种姓制度尚未完全成型D.女性的家庭地位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所示为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的相关社会立法。这些立法表明古代两河流域国家(     
《乌尔纳姆法典》禁止官府和富人在征收谷物和银钱时以及商业贸易中的欺诈行为
《埃什嫩那法典》被迫卖掉房产的穷人可以以原价赎回其房产
《汉谟拉比法典》公正对待孤女和寡妇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B.债务奴隶制盛行C.注重维护公平正义D.私有财产受保护
2023-11-26更新 | 1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9 . 公元前2800年至前2340年,两河流域南部进入苏美尔早王朝时期,是苏美尔文明的成熟期。这主要表现在(     
A.原始农业开始产生B.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C.系列城市国家出现D.统一的大帝国兴起
2023-10-15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曾普遍存在于南亚次大陆,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制度(     
A.源于印度特殊的自然环境B.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C.有利于缓和印度阶级矛盾D.推动了佛教的产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