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帕勒摩石碑(图)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埃及王室编年石碑的残片之一。学界公认石中频繁出现的肘尺、掌尺、指寸等,是用于记录尼罗河泛滥水位的长度单位。这反映了古埃及(       

   

                                      帕勒摩石碑(局部)
A.农业生产水平低下B.象形文字形成完整体系
C.数学成就领先世界D.自然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苏美尔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这类描述;其数学文献中则有诸多关于性群,谷物计量和土地测量的记载。由此可见苏美尔文明(     
A.地理环境极为恶劣B.实用主义文学发达
C.数学水平领先世界D.农业文明特征明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部欧洲史从希腊开始,转向到罗马意大利半岛,又转向到西班牙、葡萄牙,再转向到荷、比、英、法诸国,再转向到德意志,直至今又转向到苏俄,其在地理区域上之轮转动态,大致如此。中国历史趋势,不好说是转动的,只好说是展拓的。中国史是最先从某一狭小地区,展扩到广大地区去。由是而再从广大地区推拓到较狭小的地区,从高燥地带推拓到低湿地带,从寒冷地区推拓到温暖地区的。此一不断推拓的过程,即自北方黄河流域推拓到南方长江流域,再推拓到更南方的珠江流域,其大势是如此。

——整理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钱穆指出了欧洲史和中国史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趋势。请结合中国史或世界史,自选角度,围绕“历史发展的趋势”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说明:考生可以论证、批判、修改材料观点,或提出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6-26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8月阶段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对于政治,除非被迫,苏格拉底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从未表示任何兴趣,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战时和平时,却一直是一位忠诚的公民。他以极其强调的语气断言,他从来没有考虑把政治作为自己的职业,并断言,他作为一个维护正义的战士的立场也使他与政治无缘。”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B.认为政治与维护正义相悖
C.注重政治生活道德性D.以客观立场维护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为进行探究性学习,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幅世界古代史地图

   

该兴趣小组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农耕世界的拓展B.人类文明的起源
C.多元一体的格局D.印欧民族的迁移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

材料二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摘编自《礼记·中庸》

材料三   希腊先民将“再过器不及”雕刻在德尔菲神庙。毕达哥拉斯《的前580—的前500)的专著《金言》载:“一切事情,中庸是最好的。”其建立的学派对于数字和音律都讲求和谐平衡,将世界看成相协的整体。赫拉克利特(约前544一前483)认为世间万物都处在对立中,世间万物保持和平发展态势的根源是“和谐”,“和谐”使对立面在斗争中得以向前推进。

——____摘编自王蕊《先秦儒学与古希腊哲学中庸观比较研究》

材料四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指出:(社会地位)过贵、过富的人和太贱、太穷的人都不符合中庸的原则,都不能顺从理性的指导。社会中,极富和极贫各趋极端,他们远离中庸,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极富阶级是寡头势力,他们本性狂暴,只愿发号施令;极贫阶级是平民势力,他们认为一事相等则万事都应相等,提倡绝对的民主和自由;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亚里士多德把中庸看作适用于一切政体的公理。他认为,富人拥护寡头政体,穷人拥护平民政体,中产阶级最具中庸的美德,最能顺从理性而不趋向极端。

——摘编自王岩《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论》


(1)从内容及思维方式等层面,比较先秦儒学与古希腊哲学中庸观的异同。
(2)简述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形成的背景,并简要评价这一思想。
2023-04-20更新 | 316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吉尔伽美什》中,西杜丽对吉尔伽美什说:“自从诸神把人创造,就把死给人派定无疑……吉尔伽美什哟,你只管填满你的肚皮,不论白天黑夜,尽管寻欢逗趣……这才是做人的真理。”这反映了该作品(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B.重视现世的人生观
C.反对基督教禁欲主义D.批判社会不良道德
8 . 如图为古埃及象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早期希腊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的对比。这体现了(     

A.埃及的象形文字领先世界B.希腊字母是希腊化时期产物
C.世界文化存在影响与借鉴D.文明交融是文化发展的源头
9 . 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是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留下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经由古代希伯来人和希腊人的传承,一直影响至今。材料说明(     
A.自然环境塑造文化特色B.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初具雏形
C.地域交流推动文化发展D.世界农耕文明区域不断地扩大
2023-03-29更新 | 689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下表可知(       
《梨俱吠陀》与《佛国记》《大唐西域记》中的四大种姓记载
种姓《梨俱吠陀》《佛国记》
《大唐西域记》
种姓《梨俱吠陀》《佛国记》
《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祭司净行(祭司)首陀罗奴隶农人
刹帝利武士国王、大臣贱民——恶人
吠舍农民商贾
A.四民社会是古代文明的共同特征B.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得到发展
C.《梨俱吠陀》中的记载更真实可信D.种姓划分根植于印度社会经济状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