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公元前6—前4世纪,北印度产生了多个重要的思想流深,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派别。它的创始人主张(     
A.众生平等B.法老至上C.君权神授D.小国寡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为制作于公元前5世纪绘有重装步兵的古希腊陶瓶。这种陶瓶主要用来盛装酒和橄榄油,图中重装步兵由能自备武装参军作战的公民组成,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据此可知古希腊(     
A.以军事和寡头政治为主B.公民是希腊城邦的主体
C.手工业以陶器制造为主D.内外战争频繁政局不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据此可知(     
A.农业的发展繁荣推动了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埃及的社会矛盾
C.《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D.《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2022-11-26更新 | 117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业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由此得出(     
A.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法律争端
C.政府、神庙和私人都直接推动了商业法律条文的制定
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汉谟拉比国王的命令
2022-07-22更新 | 702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14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表是世界上不同地区最早培植出的农作物情况简表。据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     
农作物最初种植区域开始种植时间
小麦、大麦西亚九千年前
粟、水稻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七千年前
土豆、玉米美洲九千年前
A.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B.产生时间具有一致性
C.均以农业的发达著称D.各文明之间交流密切
6 . 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种具有明显阶级歧视的观点最有可能源自(     
A.种姓制度B.禅让制度C.分封制度D.宗法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观察如图《吉尔伽美什》,它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优秀文学作品,以下对它的解说错误的是
A.属于第一手实证材料B.以泥版文书形式保存
C.神话故事没有史学价值D.帮助我们了解苏美尔人的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代埃及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西亚北非地中海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之一,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文明成果与古埃及相关的有
①莎草纸                 ②《罗摩衍那》          ③太阳历             ④金字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片段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3.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1)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2)请根据以上材料对《汉谟拉比法典》做一评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