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2022-06-16更新 | 10923次组卷 | 6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人无法战胜自然,死亡也不可避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则认为应顺从、享受自然,对自然常怀感恩之情,相信人能死而复生,灵魂不灭。这反映出
A.自然环境影响文明发展B.古埃及的文明历史悠久
C.两河流域文明较为发达D.古代各地文明缺乏交流
21-22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了以下图片。据此分析,该学习小组的研究主题是

甲骨文 玛雅文字 楔形文字 纳尔迈调色板
A.区域文化的相互影响B.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锋
C.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D.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50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出现的城镇政体,各自控制着泛滥平原的某一区域。这种多元的地方中心难以形成有力的地理屏障。这一地理环境
A.为建立统一集权的体制创造条件B.促使当地民众生活趋向稳定
C.不利于埃及各地交通设施的改善D.构建起封建王权的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2022-05-16更新 | 570次组卷 | 7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古雅典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名著《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从小远离双亲,成年后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命中注定杀父娶母,他奋起抗争,却终究未能挣脱命运的枷锁;最后他刺瞎双眼,自我放逐。由此可见,该作品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
A.强调了伦理观念B.开创了浪漫主义
C.批判了神明权威D.彰显了人文精神
2022-05-13更新 | 1003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7 . 历史著作中的“世界”
历史学家所著史籍的内容提要
希罗多德(古希腊,约前480-前425年)1)古希腊先民的历史意识被神话传说所笼罩。而希罗多德《历史》记述的希波战争各城邦同仇敌忾,终于击败波斯帝国,揭示出拯救希腊的是人而不是神。该书涉及的范围主要从地中海到波斯地区。
奥托(德意志,11141158年)2)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他认为“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
伏尔泰(法国,1694-1778年)3)著《风俗论》,从远古中国讲起,涉及欧、亚、非、美各洲的历史,但缺乏对东方民族历史的深入分析。作者力图说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摆脱偏见、迷信和奴役,向理性、公正、文明的方向前进。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1)(2)(3)之一,分析上述欧洲历史著作中对“世界”的认识形成的原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片段)

22.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求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材料三

一、封建和信仰时代下的欧洲
二、伊斯兰文明下的西亚、南亚与北非
三、中华文明下的东亚
四、班图文明下的西非与南非
五、印第安文明下的美洲

材料四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汉谟拉比法典》所反映出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并指出该法典的历史价值。
(3)材料三是一篇文章提纲。据此可以看出文章描述的是哪一时期的文明?此阶段文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史实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影响。
2022-04-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下图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面图中序号与文字表述对应错误的是
A.①象形文字;莎草纸B.②城邦民主;《吉尔伽美什》
C.③“0”的发明;《罗摩衍那》D.④甲骨文;《诗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汉谟拉比法典》由某种文字书写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流传至今。这种文字是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