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律在两河流域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据英国学者萨格斯统计,在迄今所发现的楔形文献中有关法律方面的内容在苏美尔文献中占95%左右。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法典的制定和颁布成为两河流域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乌尔第三王朝国王乌尔纳木颁布的《乌尔纳木法典》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开创了两河流域成文法典之先河。影响最大的法典当属《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由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摘编自关颖、唐韵娣《欧洲文化源流》

材料二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侧。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近代英国宪政形成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叶·划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2023-07-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人类文明早期,各区域的数学都得到一定的发展,西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工人;古埃及保留下来的数学文献中记录了很多数学问题及解答,包括土地的丈量和分配、运河的开凿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早期(     
A.数学发展高度成熟B.生产需要推动数学发展
C.各地数学独立发展D.文明交流促进数学进步
2023-07-10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曾长期在雅典居住,在其剧作《公民大会妇女》中,女性们因不满足现有地位,偷走丈夫的大衣,晒黑皮肤,粘上假胡须,扮成男人的样子去参加公民大会,最终让城邦的所有权力归于妇女。这反映出阿里斯托芬(     
A.主张提高公民素质B.反思雅典民主制度
C.具有天赋人权思想D.鼓励妇女暴力夺权
2023-07-0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政体中)全体公民无一例外,每个人天赋适合做什么,就应派他什么任务,以便大家各就各业,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于是整个城邦成为统一的一个而不是分裂的多个”。据此可知,柏拉图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直接民主B.实现社会和谐C.提倡奉献精神D.提升公民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腓尼基字母传到希腊之前,这一片土地上还曾经出现过更为原始的书写系统:在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岛——发现的泥板残片中,发现了两种远古的文字形式,分别是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如下图所示),这两种文字分别是较为复杂的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这可用于说明(     
A.古希腊文明历史较为悠久B.古希腊文明发展一脉相承
C.楔形文字起源于古代希腊D.腓尼基字母源自线形文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元前4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世纪,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往往是马其顿人)经常戴着传统法老的王冠等埃及服饰处理政务、巡游属地。其目的在于(     
A.宣传推广希腊文化B.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C.争取埃及人的支持D.吸引学者前往研究希腊文化
2023-07-02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古希腊悲剧《奥瑞斯特斯·复仇女神》中,雅典娜不是抽签,而是挑选出最杰出的人组成战神山法庭。剧中唱道:“愿人们不再用浑水污浊自己的法律……既不要无政府状态,也不要君主奴役,更不能完全抛弃敬畏。”这一剧作(       
A.推动了城邦政治的改革B.助推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形成
C.代表了精英阶层的观念D.反思了现实民主政治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A.不同种姓的职业存在世袭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D.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2023-06-30更新 | 431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经考古发现,古代埃及在属于涅伽达文化I期(约公元前4000一前3500年)与涅伽达文化II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时期之交的一个墓中发现了一个画着象征王衔符号的荷鲁斯神鹰的形象,还发现了城墙模型。据此可推知,当时(     
A.国家官僚机构的成熟B.神庙经济居主导地位
C.社会存在不安定因素D.君主专制政体已形成
2023-06-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一位巴勒斯坦出身的美国学者赛义德指出:西方在很久之前就学会制造“他者”(THE OTHER),然后把他矮化、丑化、妖魔化;别人矮了,自己就“高”了,从而为打压、欺凌他人寻找意识形态基础。这种“矮化策略”又被称为东方专制主义,在古希腊时期就已见雏形。在希波战争中,要战胜敌人,形成所有希腊城邦都能认同的思想,于是希腊城邦代表着自由,波斯帝国代表着强权的“东方专制主义”由此出现。号称“西方史学第一人”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写过一本记述希波战争的《历史》,在书中他严格区分“自由的”西方和“奴役的”东方,在很大程度上为希腊人战争的正义性提供了道义的支撑。

——摘编自钱乘旦著《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时期“东方专制主义”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东方专制主义”为例,谈谈你对历史解释的认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