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摩诃婆罗多》这一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共分18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摩诃婆罗多》的成书时间约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处在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代,也是婆罗门教向印度教转化的时代。该书用梵文写成,采用对话体,共有10万颂(每颂为1节双行诗体),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书中插入了各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以及宗教教义、哲学、政治、律法和伦理等论述(约占全诗篇幅的一半),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著名的印度教哲学经典《薄伽梵歌》就是其中的插叙之一。

               ——摘编自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亚非卷)》等

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 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最先被殖民的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上的印第安人甚至难觅踪影……大约从16 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间……上千万黑人奴隶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在此期间,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一一摘编自选择性必修 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四: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他们不能从临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摩诃婆罗多》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
(3)据料三并结合所学,试举两例“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文字方面的成就,并回答“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契机和对美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4)联系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和材料四,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2024-01-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后作业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古希腊殖民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的人口增加带来巨大压力,同样还包括各城邦内部的阶级斗争所引发的人口外流。除此之外,工商业的发达也是影响殖民的重要原因,为了寻找更廉价的原材料和更广阔的市场,商人也成为了对外殖民的重要成员。希腊本土的地理缺陷日益明显,资源和市场的贫乏伴随着国内人口的暴增进一步推进了海外殖民,去海外寻找立足空间成为了人民的正当需求。政治家族的权力分配和“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思维的影响,也促进了古希腊上层势力主动前往海外拓展的意愿,同时,先进发达的航海技术也为这些出走提供了客观条件上的便利。

——摘编自《从西方人的扩张精神入手,探讨古希腊海外殖民的持续性》

材料二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主要是国家组织的,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其掠夺的财富在本国并没有转化为资本,而在统治阶级向欧洲其他国家购买享乐用的奢侈品时逐渐流失;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扩张主要是殖民公司组织的,以营利为目的,带有很强的资本扩张的性质。

——摘编自赵卓煜《西班牙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殖民与近代早期殖民扩张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希腊殖民与近代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苏美尔到波斯:管窥古代驿路体系的发展在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人员与信息的流通起着十分重萼的作田。为了确保国家统治的稳定,人类文明早期阶段的许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开展道路建设并发展驿路体系。

视角一苏美尔驿站的建立公元前三千纪中期。苏姜尔城邦国家建立,沟通这些城邦之间往来的重求促使驿站系统初具雌形。到公元前21世纪.苏美尔人驿站的建设和管理更加宗基.分为总管、生产部门、服务部等五大部门。苏美尔人驿站只服务于从事公务的政府宣留。苏美尔人国家灭亡后,两河流域南部地区的驿站及交通网络迅速表落。

视角二亚述邮驿制度的改进公元前一千纪的亚述帝国时期。国家内的邮驿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中继系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信件和信使的分离,从而使信件在到达一个驿站后立刻换成新的信使和骡子进行传递。中继系统只提供给国家高级官员使用,从地中海岸边到亚述帝国腹地的御道全长达到700多公里.利用中继系统在这条御道的首尾两端传递信息。只需花费不到5天的时间。

视角三波斯帝国道路的完善在继承亚述帝国邮驿系统的基础上,波斯帝国最终建立起闻名于世的交通网络。同苏美尔人和亚述人类似.波斯人的道路系统并不对私人商路开放。所有执行公务的人员在各级道路往来通行时.都需持有国王或地方总督签发的旅行许可文件。波斯帝国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的位置建设驿站,利用信使和专门挑选的快马类似接力赛跑一样依次传递信件,可以在12天内横跨超过2500公里的距离。

——摘编自李智《古代西亚驿路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1)根据材料分析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认识。
4 . 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社会,西欧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他们把处在“光辉”和“光芒”中间的一段叫做“中”世纪。……新的欧洲文明因其带有显著的宗教特色而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改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等

材料二   西欧的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中世纪晚期,西欧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封建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二元制的经济特征正在消退,主要表现为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摆脱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而同时,商品货币关系越来越将城乡间分割与对立的封建经济活动,纳入了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二元制政治特点逐渐褪色,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衰落,另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发展趋向已势不可挡。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二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的时间阶段,并概括这一时期西欧的文化特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指出材料一里中世纪文化与“光辉”古代文化的关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具体说明西欧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并分析“二元制经济和政治特征消退”的主要表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1)【说一说】

材料   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BCl792~1750年)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充整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等都要处以死刑。民法部分对价格、报酬、商业交易、婚姻关系和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法典以“同态复仇”为原则,罪犯受到的惩罚应该与他给被害人所造成的伤害一样,不过在施行这一准则的时候也顾及到社会等级不同,譬如一个自由民伤害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或骨头就必须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头作为惩罚。但是,倘使一个自由民伤害的是一个奴隶的眼睛或骨头,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汉谟拉比通过法典建立起一套公共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辽阔的巴比伦帝国之内的统一有所贡献。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上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并指出它的性质。
(2)【写一写】

史料   古代埃及人重视家庭。

一位父亲教孩子要孝敬母亲:

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另一位父亲告诫儿子要善待妻子:专注你的事业,美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别使她饿着,别使她冻着……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受益……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

——摘译自[美]威尔·杜兰特《东方的遗产》

请回答:
谈谈古代埃及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3)【说一说】

材料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被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解放心灵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的。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请回答:
根据材料,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诸事不是依少数人意见而定,而是取决于多数人,所以就叫做民主政治。这是不是说是属于每个人的东西呢?法律是为所有的人制定的,对于有私人纠纷的人来说,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至于职街,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优于他人,这并非由于他的出身,而是由于他的才能和功绩,使他获得重要地位。反之,贫穷并不能使一个有才能为国效力的人,因为地位卑微而被埋没。

——摘编自(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一个特点,使得这些蕞尔小邦坚持其独立的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制度。在古代希腊的任何时代、任何城邦,公民绝不是指全体成年居民而言。妇女不是公民,奴隶不是公民,农奴不是公民,边区居民不是公民,外邦人也不是公民。即使除去奴隶、农奴、边区居民和外邦人而外,祖籍本城的成年男子,能够取得公民权利的资格,在各城邦各个时期也宽严不一。希腊诸城邦的公民资格虽然有种种差异,凡是自备甲胄武器,不领薪饷地参加公民军的那部分成年希腊居民,包括已经退役的老年人在内,总是它的公民。

——摘编自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一读希腊史笔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下公民参政模式形成的原因。
2023-04-2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01·纲要下册第1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修昔底德全面继承并改进了希罗多德史学编纂方法,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被认为是古代史家“如实直书”的典范,受到近现代史家的一致肯定和推崇。修昔底德面对丰富多样、可信度参差不齐的史料,提出了自己处理史料的原则:“在叙事方面,我绝不是一拿到什么材料就写下来,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观察就一定可靠。我所记载的,一部分是根据我亲身的经历,一部分是根据其他目击其事的人向我提供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确凿性,我总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方法检验过的。……”

对于时代久远的史料,修昔底德主要采取理性主义的态度,用其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质疑、批判,保留信史的成分。……“在探究过去的时代而给出结论时,我认为很难相信每一个具体的细节。大多数人不用批判的方式去处理所有的传说——就是对那些和他们本国有关的传说,他们也是这样不加批判地接受的。”

——徐松岩《修昔底德选用史料方法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昔底德史书编纂方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史书编写的因素。
2023-04-02更新 | 490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公民的灵魂,使他们有知识和教养,过理性生活,追求善。他从来没有论述过权力的归属、制约与平衡等问题,而是将政治完全的伦理化,寄托于个人的善和美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与苏格拉底相似,不同的是,孔子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伦理推而广之到政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就是其中的典型论述。

——摘编自汤雪菲《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德治思想分析》

材料二   “我中国之哲学史,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者,斯可异已!孔子大政治家也,墨子大政治家也,孟、荀二子皆抱政治上之大志者也。汉之贾、董,宋之张、程、朱、陆,明之罗、王无不然。”

——摘编自王国维著,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

材料三   “只有希腊的哲学流派扶植了一种不受任何经典束缚、不受任何俸禄利益制约,仅仅为培养希腊‘绅士’(集善、美于一身的有教养的人)服务的纯粹的俗人教育。”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后世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影响。
2023-02-10更新 | 47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中海沿岸各个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和影响的现象,早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就已经被学者们注意到了。德国著名古史学家迈耶的《古代史》本来写的是西方的古代史,但他把地中海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因此,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叙述。20世纪初出版的《剑桥古代史》的主编伯里也认为,西方文明的根源不能到西欧和北欧的凯尔特人和森林中去寻找,而要到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寻根。因此该书写的是西方古代史,却也是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的。

——摘编自《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堕落之海”一说源自柏拉图的著名论断。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城邦应远离海洋这个又咸又苦的邻居,……海洋会使城市充斥商人和小贩,培育的灵魂具有易变和多疑的习惯,从而使公民不仅相互之间不信任和不友好,也对全人类不信任和不友好,并由此产生出众多精巧的罪恶。不唯柏拉图对海洋持有消极看法,古希腊哲学家大多倡导城邦的自给自足。为了减少海洋给城邦带来的恶劣影响,他们所构建的理想城邦大多离海岸有一定距离。换言之,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便捷的交通不利于维护城邦的正常秩序。

——摘编自陈思伟《微观生态视角下的地中海研究——评地中海史研究》

材料三   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作为欧洲主要的远距离贸易商脱颖而出,就把欧洲经济力量的重心由意大利和地中海永远移到了大西洋。由于被剥夺了作为东方贸易主渠道的地位,热那亚成为西班牙的银行家,威尼斯逐渐成为旅游城市,大西洋诸港口则船只往来不断,以其财富声名远扬。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上)》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学者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写西方文明的原因。
(2)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典时代的雅典拥有一个作为市场的中心广场,公民的社会及政治生活多在这里进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市场必然是这样一个地方,上面的广场我们可以用来消磨闲暇的时光,市场则可供我们交换各种生活必需用品。”此外,宗教圣地、露天剧场、体育场馆等公共生活空间,也成为城邦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舞台,生动地展现了城邦公共生活的画面。这些公共场所是向所有公民开放的,为数众多的公民经常聚集于此,以参加城邦的各种公共活动,这提高了公民的参与意识。

——摘编自邵令《古希腊公民的公共闲暇活动》

材料二1718世纪,随着西欧各国的宫廷失去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城市承担起传承经济文化的功能。剧院、音乐厅、咖啡馆等共同组成了城市的公共空间。戏剧不再是王公权贵的专属,而成为市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大众剧院摆脱了宫廷戏剧的演出套路,上演了众多关注市民生活和讽刺政治的优秀剧作。这种由封闭到开放的趋势同样影响着西欧音乐的发展。在巴黎的公共音乐厅,交响音乐会和大型歌剧频繁上演,满足了民主时代人们的愿望。自1662年伦敦首家咖啡馆开业后,咖啡馆成为市民读报、交谈和讨论时政的自由公共空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公共场所的话题不再聚焦于文艺的评头论足,逐渐转向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这引起了当时统治阶层的恐慌,不少公共场所因此而被指责为“鼓励政治分歧和反叛思想的场所”。

——摘编自许正林、李倩《近代西欧报刊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公共生活场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