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00多年前,中国手工制造的丝绸可供迦太基和地中海周围其他城市的权贵富豪们穿戴,法兰西南部生产的陶器能够出现在英格兰和波斯湾,产自印度的调味品可以用在新疆和罗马的厨房,阿富汗北部的建筑刻着希腊文字,中亚畜养的马匹骄傲地驰骋在千里之外的东方。这反映了
A.文明之间的交流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官方交往的频繁D.丝绸之路的开通
2 . 文化交流。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宗教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7世纪以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剧本写道: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伊达美不予配合,说:“你向他发过誓么,要杀你的亲生子?唉!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职责。”

(1)阅读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孤儿》的创作背景。
2022-07-12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铜是青铜时代重要的战略物资,赫梯人将叙利亚地区的铜输送到埃及和两河流域,促进了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  )
A.赫梯人商业活动范围广B.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发展依赖赫梯人的商业活动
C.文明扩展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D.埃及和两河流域资源匮乏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5 . 如表是世界上不同地区最早培植出的农作物情况简表。据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     
农作物最初种植区域开始种植时间
小麦、大麦西亚九千年前
粟、水稻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七千年前
土豆、玉米美洲九千年前
A.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B.产生时间具有一致性
C.均以农业的发达著称D.各文明之间交流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公元前2千纪初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印欧人开始了史诗般的大迁徙。之所以被称为“史诗般的大迁徙”,是因为这次迁徙活动(     
A.采用了马拉战车的先进工具B.促成了贵霜帝国的形成发展
C.促成了许多文化区域的形成D.推动了世界早期农业的出现
2021-04-13更新 | 265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希腊人从埃及学习过雕刻和神庙建筑技术,古风时代初期的希腊雕刻与埃及的雕刻风格几乎完全一致;埃及人的测地学被希腊人发展为几何学;至于天文、历法、货币和计量单位,希腊对西亚的借用更为明显。这表明(       
A.区域文明呈现独立发展特征B.古代文明在交流借鉴中发展
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程度D.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后来居上
2023-11-06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00多年前,中国制造的丝绸可以供地中海周围城市的权贵富豪们穿戴,法兰西南部生产的陶器能够出现在英格兰和波斯湾,产自印度的调味品可以用在新疆和罗马的厨房,阿富汗北部的建筑雕刻着希腊文字。材料旨在说明
A.东西方丝绸之路的畅通B.旧大陆经济文化交流的客观存在
C.古代世界市场空间广阔D.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巨大
9 . 公元前255年,塞琉古帝国下的巴克特里亚成为独立王国(位于今阿富汗等国地域内)。该王国曾出现过大量正面为亚洲象的大象头,反面为希腊胜利女神站像的金银币。这反映了(     
A.东西方文化的交融B.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
C.希腊化世界的形成D.古代陆路贸易的发达
2022-07-17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印度《摩奴法典》中有关于丝绸记载。斯里兰卡曾出土有“汉代的半两”信息的货币。东汉时期罗马帝国的幻人魔术师和使者相继来到中国。这表明秦汉时期(     
A.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特点B.朝贡贸易是中外交往主流
C.海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D.中外交往的主导者是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