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百年来,来自不同自然环境、拥有不同历史记忆的族群,在独特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属性。拥有相似文化信仰的群落,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建构起对文明的归属,塑造了文明下的鲜明身份。不同的语言思维、文化信仰、传统习俗汇聚交织,塑造了多彩缤纷、熠熠生辉的文明篇章。

——摘编自李远《以深化交流互鉴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

材料二   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注:古典文明指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清楚)
2024-05-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换句话说,决定人类不同发展水平的关键是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文化的交流学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君士坦丁堡城内,来自东方的丝绸和黑海北都各草原民族的商品进入,珍贵的队服装、土著纺织品、首饰珠宝、梳柔毛皮、皮革等调剂着新罗马贵族们的口味。查士丁尼一世派人成功地从中国获取育蚕制丝的秘密,在君士坦丁堡建立起国家拉制的丝绸出口使之逐渐成为拜占庭帝国最兴盛的手工业。“黄金角”沿河地带的巨大商业区汇集着全国各地的商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货物,各种肤色的商贾身着各国服装来来往往,人们用各种语言进行交易。

——摘编自陈志强《古罗马的文明传承——千年明珠“新罗马”君十坦丁保》

材料二   8世纪中期至9世纪,在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和马蒙执政时,扩建巴格达城,使该城进入全盛时期,成为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和索教中心。经济繁荣,交通四通八达,商贾辐辏云集,市场店铺林立,开设有专卖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市场。830年,哈里发马蒙在巴格达创建因家学术研究机构“智慧之宫”,聚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著名学者,将希腊、波斯、印度等国的古典著作加以收藏,整理并翻译成阿拉伯文。

——摘编自何新《巴格达城曾经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君士坦丁堡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格达城市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后汉书·西域传》对大秦(对古罗马的称呼)有如下记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前3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长期与罗马帝国对抗)、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上图是在中国北;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币。


——据《历史选择性必修2》

材料三


16-19世纪的跨太平洋贸易和环太平洋贸易被赋予多种称呼“丝绸之路”“丝银之路”“香料之路”“苦力贸易之路”,不同的称呼反映人们对太平洋贸易之路的不同理解。

——摘编自吴杰伟《太平洋丝绸之路历史价值的新思考》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则史料对探究古代中国与罗马的交往有哪些史料价值。
(2)围绕历史上的太平洋贸易之路,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具体的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整体而言,从文明伊始到古代世界的终结,文明认同的总体趋势是向着法制化、制度化方向进步的。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诸帝国都有一种程度不同的自我中心主义,希腊人也以“城邦”标准来区分民族优劣、生活水平高低。但是,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希腊化”。与希腊相比,罗马在政治制度方面就成熟和严谨得多。所以,同样是以武力征伐建立的区域辽阔的帝国,古代诸帝国对异质文明的认同方式和心态却有很大区别,这与不同帝国阶段的人类政治、法律等思想的发展紧密相关。

——摘编自史海波《古代帝国与文明认同》


提取材料中任一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5-19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棉花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

史料二   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

史料三   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材料二   早在1000年前,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棉花织造业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织造业。在19世纪以前,亚洲一直是全球棉花产业的中心。

公元950年,在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欧洲,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和意大利诸城有了棉纺织业。

12世纪末,意大利北部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棉花产业中心。15世纪,德意志南部也出现了棉花产业。

18世纪初期,在发展棉纺织工业的过程中,英国人开展大量的间谍行动,窃取印度高超的生产技术。

公元12001800年,棉纺织品的制造和消费在世界各地稳步扩大:从中国、日本再到欧洲、北美,棉纺织品成为主要纺织品。

19世纪,法国最主要的贸易商品属棉纺织类;1860年,原棉贸易占美国所有出口货物的60%;同时期,印度、埃及、巴西等同样依赖以棉花为主的种植园经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棉纺织业的历史,分别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棉纺织业的历史写一篇小论文。(要求:标题自拟,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遂公盟(xǔ)是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所铸的青铜礼器。礼器内底铭文10行98字。首句“天命禹敷土,随山壑川(天命禹平治水土,凿山以疏流)”是目前所知关于大禹治水的最早记录。


   
图1

史料二   《山海经·海内经》(战国)中有“洪水滔天,稣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刍羽郊。系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材料二


   

——摘编自鲍丽倩、许斌等《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古风时代希腊社会的变革,直接影响着希腊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希腊人继承了印欧人的遗产,并在新的环境下进行全方位的创造,给后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神话。 由神话中诞生的希腊文学和哲学,也都随着城邦制度的发展经历着改造和变化,希腊人开始对政治统治方式进行思考,出现了梭伦等重要的哲学家。 另一方面,希腊人的殖民以及他们与东方和外界的接触,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从东方学到的字母文字,成为思想表达的基本媒介。哲学、文学和艺术都深受东方因素的影响,从而创造出希腊历史上文化异常繁荣的时期。

——摘编自晏绍祥《古代希腊(世界史丛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两则史料的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判断。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字的传播与演进”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31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图所示

(注:古典文明指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从“文明的汇聚与传播”角度对材料进行说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蕴含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重塑了我们。慢慢流淌的世界长河中,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浪花。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族,在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艺术、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甚至在同一区域的历时性发展中,文化的阶段性表现也都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文化之间是隔绝的、断裂的、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都给文化的传播延承提供了契机。不同风貌的地域文化支流交汇,才可成就“世界文化的长河”。

——摘编自孙旭《文化交融的美丽结晶》

提取材料中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