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上最早发明炼铁技术的,是位于两河流域北部的米坦尼王国,时间为公元前1400多年。公元前1370年,米坦尼王国被赫梯王国征服后,赫梯垄断冶铁术并禁止任何铁器出口达近两个世纪之久。后来冶铁术才传入两河流域和埃及。欧洲铁器时代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初的哈尔施塔特文化开始的。非洲南部和撒哈拉地区,直至公元前1世纪才进入铁器时代。中国商代中、晚期人们已对铁有所认识,商代藁城台西遗址和平台刘家河商墓中,发现过刃部用陨铁锻制的铜钺。掌握冶铁技术并使用铁器是在春秋中晚期以后。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摘编自张海鹏、徐蓝《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冶铁技术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冶铁技术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023-07-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

领域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与天文地理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10世纪,阿拉伯人修正古希腊人托勒密关于太阳轨道和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
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思想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启发西欧的思想文化。
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在西方医学研究中使用。
11 世纪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医典》一书中把脉象区分为48种,其中有35种与中国的脉象名称相同。

根据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举例说明。
2022-07-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
3 . 文化交流。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宗教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7世纪以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剧本写道: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伊达美不予配合,说:“你向他发过誓么,要杀你的亲生子?唉!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职责。”


(1)阅读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孤儿》的创作背景。
2022-07-12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马道路是罗马统治的一张晴雨表。罗马道路建设是紧随罗马军事扩张而延伸的,军队走到哪里,道路建设就到哪里。正如某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罗马起源于意大利半岛上的拉丁姆平原;人口从早期的意大利奥特人到伊特拉斯坎人,进而把地中海四周的居民都变为罗马公民,越是统治成熟的地方,道路就越宽广和优良,道路就越密集。罗马最主要的优良大道集中在意大利本土。

——摘编自冯定雄《罗马道路与帝国统治》


(1)根据材料,概括罗马道路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马道路是罗马统治的一张晴雨表”的理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农业文明时期生产不发达,各文明之间往往还隔着广大的空间。道路阻隔,交通不便,因而文明的交流特别缓慢。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由于得不到传播,需要各文明地区自己发明。中国造纸术发明于汉代,西传开始于751年怛罗斯战役,从中亚地区传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用了五百多年,而传到莫斯科,则已经是16世纪晚期了。

材料三   不同时期人类认知中的世界地图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特点。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丹维尔1761年图与贝海姆1492年图相比的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7-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书·陈汤传》记:“(汤)前至郅支城都赖水……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阵)。”鱼鳞阵这种布阵法是罗马军队常用的龟甲阵。《汉书》记载了这个阵法,当然也可以表明这个新的西方罗马(大秦)的作战方式,西汉人已有所了解。《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和帝永元九年(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裔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安息船人所说渡海需要的时间,应是指从地中海东岸到达罗马帝国首都罗马的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摘编自宿白《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但正如甘英西行受到安息商人百般阻挠一样,罗马帝国同中国的直接交往,同样受到安息的阻碍。因为安息商人为了维护自己经营丝绸中介贸易的巨大利益,一直不愿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直接交往。公元前1世纪中叶,一位传奇式的船长掌握了印度洋的季风秘密,这标志着罗马人掌握了季风航行技术;再加上罗马人拥有更加坚固和规模更大的远洋帆船,装载大量的船货,延长航程得以实现。据文献记载,无论使团,还是商人,都是趁3月开始的西南季风,从红海海口漂洋而来中国的。

——摘编自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交往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中国与罗马交往的条件及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四大文明古国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材料二 文明先在美索不达米亚生根,以后又在欧亚大陆和美洲的其他几个地区生根,那之后,便向四面八方传播。正象(像)农业革命以部落取代狩猎社会那样,现在部落社会又为文明所取代。在部落文化到达欧亚的边嶂地区时,欧亚中心地区的部落文化正在被文明所取代。随着文明从大河流域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并跨越邻近的野蛮地区,这一取代过程不可抗拒地继续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文明对外传播的路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文明传播的基本方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欧洲人“向外拓展”的理由。
2023-05-03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材料二 “平民政体”指的是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寡头政体”指的是门第显贵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

材料三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 , 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种文明扩展的方式,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文明差异的因素。
(2)材料二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政体的原因。
2023-04-26更新 | 23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日常饮料的由来


啤酒
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第一批农业社会用驯化的谷物直接制造的产品。很长时间内,它一直是城市社群中最受欢迎的饮料,因为水的质量并不太可靠。20世纪真正成了一种世界性饮料。

红酒
是地中海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象征,曾长期是西方精英所偏爱的饮料。红酒后来成为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并突出体现于非西方世界精英“西化”上。

蒸馏是阿拉伯人的发明。许多种烈酒在欧洲扩张时期得到传播,特别是用甘蔗酿造朗姆酒。

咖啡
由阿拉伯人引入欧洲,这种异域饮料首先经由咖啡屋在精英中得到普及。19世纪时取代啤酒成为最流行的饮料。咖啡与茶、巧克力一道,推动了对另一种“异域”产品——糖的需求。
由英国人和荷兰人从东方进口,在18世纪变得十分流行。
可可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
可口可
跟许多流行饮料一样,可口可乐最初是一种药用饮料。可口可乐是美国的“国民饮料”,象征着20世纪的美国化、商业化和全球化。

——摘编自【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沈贤元译

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信息,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天,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发现古代伊斯兰帝国与现代的联系:文化贡献、数学和科学发明等。这些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语不仅变成了从波斯到比利牛斯山的主要日常用语,而且代替了波斯语、希腊语等帝国境内多种语言,成为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有力的文化融合剂。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先知的产物,它不仅要求人们顺从新的信仰,而且要求人们顺从新的社会-实际上就是顺从麦地那政府和先知以及后来的帝国。8世纪初,穆斯林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纸张日渐普及,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和图书馆。

——摘编自【美】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

材料二 阿拉伯文明对中世纪西欧的文明,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当阿拉伯文明兴盛之时,西欧正处于“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些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已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并创造出自己的文化,这些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阿拉伯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促进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交流。印度的数字,中国的三大发明,都经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而后推行于全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摘编自马克连《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文明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伯文明的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