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我们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刻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可容纳8万观众的圆形大剧场是古希腊代表性建筑
D.以上图片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图上的世界文明



图1 早期的欧洲帝国(公元前336年—公元1453年)

图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领土疆域情况(1400—1912年)

——摘编自[英]艾玛·玛丽奥特著《世界文明5000年:一幅包罗万象的世界文明索引图》


(1)概括图10、图11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WC·丹皮尔指出,印度数字先由希腊人发明,后传入印度,再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修改为古巴尔字体(又称阿拉伯数字),替代了累赘的罗马数字。这体现了(     
A.文化交流促进文明进步B.古印度科技领先世界
C.商业贸易加速文明交流D.阿拉伯善于学习创新
2023-02-12更新 | 846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初,拜占庭文化再次出现西传的高潮……大批珍宝文物、图书和艺术品在西欧各国广泛传播,诸如玻璃制造、地图绘制等科学技术,也于同期从拜占庭帝国传入西欧。拜占庭文化西传的最后高潮出现在14世纪以后,这次高潮出现的原因是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半岛的军事扩张引起地区性局势动荡,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移居西欧,直接促进了拜占庭文化在西欧地区的传播和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热潮的形成。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材料二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被毁坏并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不但对许多希腊著作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对以后西欧文艺复兴产生很大影响。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度的数学等也都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阿拉伯商人频繁来到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

——摘编自孙秉莹等主编《世界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拜占庭文明传播的区域,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者通过更细致研究,不仅发现后起的希腊罗马文明受到古代东方的影响,进而提出"东方化时代"的概念,而且注意到古代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进而提出"地中海共同体"的概念。由此可以看出(     
A.经济交流是文明交流的桥梁B.地中海地区文明具有同源性
C.古代文明之间交往交流互鉴D.古代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的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上述史实共同说明(     
A.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扩大B.西亚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
C.希腊文明的发展得益于西亚文明D.交流借鉴有利于文明进步
2023-01-18更新 | 1941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反映的是制成于公元前5世纪的绘有身着丝绸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由此可知(     
A.张骞凿空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B.当时的古希腊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C.古代希腊的陶瓷制作技术深受中国影响D.春秋战国时期中西己存在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希波战争、罗马征服东地中海、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2023-01-05更新 | 393次组卷 | 9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北叙利亚的入海口地区,有一处名为阿尔米纳(活跃时间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末)的考古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希腊陶器,其出土的石板首饰铸模具上出现的短桑葚式吊圆形耳环是叙利亚式的。在公元前7世纪的塞浦路斯、西里西亚和意大利的墓葬中都发现此种耳环的银制品。这反映出(     
A.区域文明呈现出开放性B.不同文化具有同源性
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走向D.早期文明的交流互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A.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B.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D.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022-12-11更新 | 1428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