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欧洲不同时期历史著作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观念。
历史学家所著史籍的原文或主要内容
希罗多德(古希腊,约前480一前425年)“其所以要发表这些研究成果,是为了保存人类过去的所作所为,使之不至于随时光流逝而被人淡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族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其应有的荣光,特别是为了把他们相互争斗的原因记载下来”。

—引自《历史》第一卷克丽奥

奥托(德意志,11141158年)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主张“发现神圣的计划和其中的信息”。他认为“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
伏尔泰(法国,16941778年)“世界上最古老的编年史是中国的编年史”。
“我们的一切—天文学、化学、医学、特别是比从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得知的更为温和、更为有益身体的药物,几乎都是来自阿拉伯人。代数是阿拉伯人的发明,甚至我们的算术,也是由他们传来的”。
“有人说整个地球都曾经燃烧着大火,说地球变成了一个玻璃球。这种凭空想象玷辱了物理学,这样的江湖骗术式的妄谈,根本不配称为历史。我们不能把穿凿附会跟确凿之事搅在一起,把想入非非与真实可靠混为一谈。”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依据材料,选取一部史籍或多部史籍,提取单个史籍或史籍流变中的核心概念,结合史实阐释上述概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蕴含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重塑了我们。慢慢流淌的世界长河中,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浪花。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族,在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艺术、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甚至在同一区域的历时性发展中,文化的阶段性表现也都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文化之间是隔绝的、断裂的、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都给文化的传播延承提供了契机。不同风貌的地域文化支流交汇,才可成就“世界文化的长河”。

——摘编自孙旭《文化交融的美丽结晶》

提取材料中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示意图
材料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6-10更新 | 5713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在交往学习中提升的规律是指人们通过交往,使文明相互交流、学习、促进。交往有两种形式,一是正态交往,即和平友好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本身就是文明的体现,或曰文明的交往。二是负态交往,即非和平友好的交往。其极端形式,就是侵略、征服。这种交往方式本身就是非文明的、野蛮的。与上述两种交往方式相联系的学习也有两种,一是主动学习,即在正态交往中,交往双方被对方的文明之美所吸引、所感动,从而相互仿效。二是被动学习。所谓被动学习,即在负态交往中,吃亏的一方为求得自我保存,被动吸收对手之长,以求击败对手的一种学习。

——摘编自陶富源《文明冲突,还是文明互鉴?》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30更新 | 45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广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文明出现之后,它既要向外传播,也要输入借鉴,不可能拒绝、排斥其他文明而独立存在、独自发展。它要么吸收外来文明使自己得以演化,要么融入其他文明使自己得以延续。实际上,一种文明都是在不断向外传播和吸收外来文明基础上新生的文明。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之间,往往能够做到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生共存,本土文明不仅能够为外来文明留下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且能够同外来文明融合,促进本土文明的演化。任何文明都不是最初的文明形态,而是融入了大量其他文明因素的新生文明。

—一摘编自聂珍钊《论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建构和谐世界》

阅读材料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由于时间和地域分布的差异,产生了多种具有明显区别的文明,包括璀璨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玛雅文明等。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所指出的,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是历史长河中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积淀,都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值得尊重。各个文明,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丰富自身,只有能够交流互鉴的文明才具有丰富内涵与深厚底蕴,进而彰显出强大生命力与活力。也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摘编自张茂荣《以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结合所学知识,就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与一篇小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区状况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两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两岸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势力伸展到地中海沿岸;亚述一度征服埃及……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尼罗河定期的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埃及文明曾达到两河流域……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尼罗河的特产莎草被加工成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 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不平等的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古希腊多山少平原,陆路交流不便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在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建立数量众多城邦国……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根据《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请回答: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中国外国
距今约1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约公元前3100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约公元前2900苏美尔地区产生一系列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2070—约前1600夏朝时期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基本统一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1600771商朝和西周时期
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开始兴起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产生一系列国家: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
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后灭亡波斯,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221秦朝建立
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统一地中海地区,建立帝国
25东汉建立
12世纪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受阻返回罗马帝国空前繁荣: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和平友好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以上国或优秀民族自居,蔑视周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称之为“蛮”“夷”戎”“狄”或“蛮族”“野蛮人”。一些农耕文明大国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实行长期统治。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这在东西方历史上都不乏其例。而这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人员往来愈益频繁,物品交换和文化技术传播也愈益增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