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西亚地区帕提亚帝国国王阿萨息斯一世(公元前247年~前217年)时期的钱币。钱币正面为国王“无须头像”,头戴游牧民族特色的毡帽(束发带);背面为身着波斯服饰的国王坐像,手持天神赋予的弓弩,坐在宙斯等神祇常坐的脐石上;钱币上还刻有“爱希腊”等希腊语铭文。该钱币可用来说明(     

A.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B.西亚推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C.亚历山大东征的深远影响D.多元文化呈相互交融趋势
2024-05-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目前研究所知,上古文明的出现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止于公元500年左右。在第一波浪潮中涌现的主要文明有: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此外,还包括了古代西亚的赫梯文明、腓尼基文明、犹太文明、米底文明、波斯文明,以及非洲北部的迦太基文明等。美洲印第安文明最早也出现在上古时代。上古文明大多是农业文明,创建者是农耕民族;个别是商业文明,如腓尼基文明及支嗣迦太基文明。到公元5世纪,上古文明大多已经历了从形成、兴盛到衰落或消亡的全过程。

——摘编自刘景华《中古世界兴起的主要文明及特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上古文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文明的发展有何新趋势,并分析新趋势出现的原因。
2024-04-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某学者指出:古人有扩张的愿望,并不足以建立庞大的帝国。要征服面积广大的地区,征服者不仅要有充足的人力和足够的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技术支撑。自原始社会后期以来技术,特别是交通、通讯和战争技术缓慢但稳定的进步,是古代帝国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世界文明趋势得以不断扩张的重要表征。据此可知,古代帝国形成和世界文明趋势得以扩张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B.不同文明区域的相互连接
C.人口的迁徙和商业贸易的发展D.帝国的扩张及其政治统治
2024-01-28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尼萨古城是古代帕提亚(安息王国,公元前247~公元224年)的都城。古城出土的雕像多具希腊风格,也混有东方成分,如图是帕提亚国总督佩戴希腊阿提卡式头盔的雕像。这些发现可以说明(     

A.帕提亚王国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B.文明包容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C.希腊文明东方化的趋势日益明显D.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孕育出新文化
2024-05-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江苏盐城·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考古学家在南美的秘鲁和印度河谷的摩亨朱达罗(今巴基斯坦境内)挖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棉布碎片:在新疆罗布泊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非洲棉的棉布残片,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棉织物。这反映了(     
A.技术传播突破地理障碍B.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源性
C.文明演进呈一体化趋势D.历史研究依赖考古发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反思世界文明史,从文明早期到现当代,人类文明始终在两个层面上表现出多样性,一是不同文明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一是同一文明体内部构成要素、构成领域的差异性、多样性。正是这双重的多样性,推动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也使人们不断遭遇新的问题和冲突。可以说,“文明”与“多样”具有共生性,多样性是文明的内在本质性特性,是文明得以发展的内在结构性动力,也是导致各类文明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历史长河中,文明在总体上是以文明群、多极文明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正如城市是以城市群的方式,人是以人群、社会的方式发展一样。

——摘编自陈患《文明多样性:历史趋势与伦理自觉》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层次清楚)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时空文明的特点

向你致敬,尼罗河,你来自大地,孕育了埃及!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使得追随者歌唱!

——古埃及诗歌

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

——《全球通史》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二   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

波斯帝国东部的中亚地区……先后传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有的地区修建了水库,出现了灌溉农业。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起先,埃及人和马其顿人是以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身份去东方的,他们强制推行希腊化模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们自己也发生了变化,使随后产生的希腊化文明成为一个混合物,而不是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植物。”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尼罗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部分岛屿四处文明发源地中,任选其中一处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解说词的结构分为标题、主体、结语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明成果、经济形态等)
(2)阅读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帝国武力扩张的影响并简述古代文明交往的总趋势。
2024-04-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安顺一中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照汤因比的说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有20多种文明已经消逝了,今天存在于世界上的几种古老文明;都是在长期历史中经过筛选淘汰而传衍下来的。那些已经“消逝”或衰落下去的文明,现在都不能独立存在,有的已经成为“化石”了。然而对于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都曾是有功之臣。文明,总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各个民族之间自有了接触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文明在接触中,有的渐渐隐遁了,留下了生命力比较强壮的文明;文明在融合中有些东西被淘汰了,有些东西被吸收进其他文明中去,原来的文明可能会因而增加了新的因素,甚至悄悄地起了变化。文明不是死物件,是人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创造的,有人的能动性寓在其中。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根据材料,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等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世界历史的舞台始终局限于亚欧大陆及北非的部分地区,而美洲、大洋洲则与亚欧人类文明的中心区处于一种隔绝状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世界文明的特点,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欧洲人对全球认识的空间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1-26更新 | 819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一单元测试卷B卷
10 .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戈……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材料三   在对技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中华民族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创造伟力。四大发明,耕作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各项科学技术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尽精微以求新知、致广大以惠亿民的探索精神。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汇·格物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塑当世之秩序”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2)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工艺学相关知识的著作名称,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新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