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3—19世纪,教会、国王、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下列能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需要掌握读写算基本能力,需要进行行业技巧训练,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在西欧某些城市学校和教会学校的基础上,专门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产生了。上述材料反映了(     
A.教育朝着精英化的方向发展B.城市教育世俗化趋势明显
C.近代科学知识得到社会重视D.王权加强促进教育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477年,西欧低地国家(今荷兰等地)许多市镇集会,向领主提出不得在未获取各市镇同意之前对外宣战或颁发新税令等要求,领主只得接受。此现象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A.城市自治的倾向B.中央集权的趋势
C.社会环境的动荡D.王权削弱的迹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王亨利三世统治时期擅自删改《大宪章》条款,这一行为遭到了贵族、骑士和市民的抵抗。在抵抗成功的基础上,英国于1265年召开历史上的第一次议会。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B.君主失去了立法权
C.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D.议会制度正式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欧中世纪早期,入主欧洲的日耳曼人具有明显的“蛮族”特征,至中世纪晚期,日耳曼人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动乱减少,社会逐渐稳定,代表高雅和忠诚的骑士精神不断发展。这一变化(     
A.推动封君封臣制的强化B.体现了王权的强化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标志着教权的衰落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

材料二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三   1112世纪,西欧文明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以活跃的货物交换为基础的经济逐步恢复,以及随之而来的货币流通量的增加。这些新现象对中世纪文明的各方面——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李腾《秩序重构下的11—12世纪欧洲政教之争》

(1)据材料一、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1世纪后西欧出现的新变化的表现及其主要影响。
2024-05-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家对“中世纪的欧洲”的部分观点

作品观点
吴于廑
《世界史·总序》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就已有了把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说法。“古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中世纪”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中世纪”一词只适用于西欧历史,没有世界历史上的普遍意义。
钱乘旦
《西方那一块土》
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多因素。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世纪的欧洲”,自行提出一个具体的历史观点,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5-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世纪的西欧,教会长期控制着社会的教育,“科学是宗教的仆役”,“一切真理都在《圣经》之中”,神学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科目;11世纪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算学、律学、医学等课程,并且比重日益增加。这种变化缘于(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教会受到普遍质疑
C.西欧社会发展的需要D.科学革命开始兴起
2023-08-3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东辰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都涉及到城市的发展变化,而城市的发展反映出不同时代社会经济与人们观念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培育了很多新的经济理念。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物品满足需要即可。而11世纪以来的城市的主体们(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新兴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即各种有用物品都可用货币标准来衡量,因此获取货币便成了获得更多物品的途径。在早期基督教价值观影响下,财富只被看成维持“生存”的手段,现世生活应奉行苦行主义。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财富被当作不断地逐利的意识并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扎根。同时,市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们将所获财富部分地用于改善生活,大胆积极地消费,而这种享受生活的消费实践似乎并没有被上帝惩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这些新的经济理念也正是15、16世纪以来欧洲实现社会转型的内在因素。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材料二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了不到80年的时间,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1851年的人口普查表明,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1%,而同期的法国是25.2%。事实上,英国城市化的速度之快,城市化率之高与其经济结构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压倒性优势,如雨后春笋般崛地而起的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工业革命也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批农民脱离土地,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在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受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制造业和采矿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如曼彻斯特、伯明翰,而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更是起了先锋的作用,同时,英国的一些传统老城却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甚至消失……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后,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英国对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的需求,外来移民逐渐增多,所以英国大城市吸收的大量的外来移民,如德国人、希腊人、瑞士人、法国人以及各国的犹太人,他们集中移民至大城市,尤其是伦敦。……但是工业革命推动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和人口的大量聚集,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急剧恶化。

——摘编自《英国19—20世纪城市发展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城市培育的新的经济理念。并结合15、16世纪相关史实说明这些新的经济理念在近代欧洲文明成型过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