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下列对中古时期西欧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国农业经济长期发达B.各国全都建立了民主政治
C.基督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D.都建立了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天,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发现古代伊斯兰帝国与现代的联系:文化贡献、数学和科学发明等。这些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语不仅变成了从波斯到比利牛斯山的主要日常用语,而且代替了波斯语希腊语等帝国境内多种语言,成为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有力的文化融合剂

——摘编自[美]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

材料:二西欧的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中世纪晚期,西欧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封建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二元制的经济特征正在消退,主要表现为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摆脱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而同时,商品货币关系越来越将城乡间分割与对立的封建经济活动,纳入了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二元制政治特点逐渐褪色,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衰落,另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发展趋向已势不可挡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二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并列举史实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指出西欧封建时代“二元对立”的内涵,并概括“二元制经济和政治特征”消退的主要表现。
2024-05-1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13世纪后半期开始,欧洲新设立大学需要从合法的机构中获得有效的认可,这种做法已经被普遍接受。将一所大学作为予以认可的具有效力的机构由教皇或皇帝决定,因为只有他们才被认为有资格授予大学普遍认可的权利。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基督教会仍有较大的影响B.欧洲商品经济获得了发展
C.大学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D.宗教完全控制了市民生活
4 . 中世纪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②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③庄园与农奴制度的兴起             ④一些城市兴办了大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2世纪上半叶,法国巴黎大学在城市中建立。成立初期学校由校长领导,不受任何上级管辖,师生平等,并共同选举大学校长。以上材料反映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       
A.神学中心B.服务贵族C.抨击教会D.民主自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1180—1223)给王室直属领地内的许多城市颁发特许状,同时宣称自己也是王室直属领地以外所有城市的保护者。此举意在(     
A.强化王权B.扩大王室领地C.打击贵族D.促进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3世纪上半叶,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指责理查德·马歇尔伯爵侵犯了王室领地。但伯爵反而宣称由于国王违约在先,伯爵对国王的效忠关系自动解除,从此伯爵不再有效忠国王的义务。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英国
A.契约精神受到重视B.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C.封君封臣制的衰落D.封建庄园制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世界通史教程》中写道: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许多学校摆脱教会控制。材料表明
A.教育商业化程度提高B.市民阶层不断发展
C.教育突破了身份限制D.宗教改革影响深远
2020-12-03更新 | 1335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西欧各地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王权的加强B.教会力量的强大C.商品经济的发展D.文化繁荣的推断
2020-06-11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