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世纪的欧洲,某官员遣使上书教皇:“您认为是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让真有实权的人当国王好呢?”教皇领会了该官员的意思,回答:“在我看来,让真有实权的人当国王要好些。”这说明当时(     
A.统一的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B.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
C.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
D.王权极度衰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古时期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法学家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     
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
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
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
2022-11-19更新 | 1199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2-16世纪,欧洲国家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据此可知,这些欧洲国家(     
A.希望欧洲实现统一并走向繁荣昌盛B.为推翻君主制度而寻找依据
C.意图借鉴罗马法构建新的社会秩序D.实现了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301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因争夺司法权发生冲突。腓力四世于1302年5月10日,首次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听命于国王,取得了斗争的胜利。这反映了法国(     
A.王权与教权长期并存B.阶级结构出现改变
C.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D.君主世俗权力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报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袁(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政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物镇,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论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欺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2022-08-1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藏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正如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中古时代王权的振兴是在城市兴起之后。城市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使市民阶级逐渐强大起来,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国王为了战胜封建贵族,取得了市民阶级的支持,王权与市民的联盟才逐渐战胜了封建割据势力。1314世纪英、法国王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强化中央政权的。

——摘编自朱寰《略论中古时代的君权与教权》

材料二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分析其对西欧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恩格斯说,“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一扫而光。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的原则来处理。”因此欧洲的封建社会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B.封建贵族的腐朽统治
C.农奴制下农奴的悲惨D.长期不断的地区战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城市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且处于政治上分裂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框架中,所以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中古西欧城市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分析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2022-05-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合格考)历史试题
9 . 1222年,法国国王腓力·奥古斯都在授予普瓦提城的特权证书中言明,“市民应在罗亚尔河外各处为朕服军役及骑役义务,如同普瓦提封土上朕的封臣一样。”王权和城市结盟的原因是
A.王权软弱需要城市经济支持B.市民和封臣对国王都有义务
C.城市向王权获取各种权益D.王权与城市之间互惠互利
10 .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中的各个等级分别写信给教皇,申明国王只服从上帝,教皇不得干涉法国的任何内政。次年,三级会议控告教皇,决定以国王的名义在法国召开宗教会议,审判教皇。由此可见,当时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A.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B.有利于法国王权强化
C.体现了信仰自由趋势D.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