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2 . 下图为韩国大邱市2021年4月出土的8块新罗王朝时期的汉字木简之一,这些木简据考证在公元7世纪初制成,距今约1400年。据此可知,这些木简可用于说明
A.隋唐汉字文化对新罗的影响B.新罗文化在东亚的突出地位
C.新罗王朝与高丽王朝的关系D.朝鲜历史上王朝的更替情况
3 . 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

①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          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06更新 | 637次组卷 | 27卷引用:(纲要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后案)
4 . 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2021-07-06更新 | 149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5 . 在多数印度传统村落中,居民按等级居住在特定的区域内。这种村落构造俨然是一个个简单的独立共和国,因而当地居民时常无视中央王朝的差遣。这一状况
A.加快了古代印度国家社会阶层的流动
B.助长了古代印度地方势力的分裂割据
C.导致古代印度国家频繁遭受外族入侵
D.源于古代印度居民的信仰缺乏凝聚力
6 . 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最高一级被称为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7 . 下图为德川幕府创立者德川家康肖像。德川家康虽然是靠武力掌握实权,但在广为流传的德川家康画像中,他穿着朝廷衣冠,以体现他统治的合法性是来自天皇所赐的将军——职。由此可知,当时的日本
A.天皇权力名副其实B.武士集团效忠天皇
C.中央集权制度完善D.幕府政治特色明显
8 . 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的主张得以广泛传播的现实背景是
A.西罗马帝国B.世卿世禄C.世家门阀D.种姓制度
9 . “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据此可知
A.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形成B.土地封赐程序极其严格
C.君主由此确立权力至尊地位D.等级分封预示着分裂割据
10 . 日本幕府政治始于12世纪末镰仓幕府的建立,结束于1868年日本有识之士推翻江户幕府的统治。下列能体现其特点的是
①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
②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③幕府是日本最高政权机关
④以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的实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5更新 | 606次组卷 | 19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练习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