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德里苏丹国是13—16世纪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伊斯兰教区域性封建国家的统称,以其建都德里得名。对其统治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印度教开始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B.苏丹可任命地方行省总督
C.摆脱了突厥人的长期控制D.是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2 .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B.上古欧洲文明
C.欧洲封建国家D.亚洲封建国家
3 .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期掌握实权的是(   
A.日本天皇B.各级大名C.幕府将军D.武氏集团
4 . 文明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阿拉伯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阿拉伯人在继承了人类文化遗产之后,经过消化、吸收、发明、创造,又把它贡献给了人类,从而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黄运发《略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因成就和世界影响》

材料三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四   哥伦布交流: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80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

18世纪初

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

(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亚历山大征服战争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历史上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交流”。
5 . 10世纪初,新罗高丽王朝仿照中国唐朝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主要表现在(   
①在中央设三省六部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③引进科举制度考查儒家经典④仿照长安的建筑风格修建寺庙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6 . 笈多帝国时期,得到印度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的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印度教
7 . “庄园主为了扩大领地,经常要去强占别人的土地;被别人强占土地的领主要保护自己的利益,都要诉诸武力。于是一部分庄民被武装起来……中央负责行政与保护机关的衰败,使得私人携带武器自卫的现象普遍存在。”这表明,武士集团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A.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B.庄园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制的瓦解
C.庄园之间的联系密切D.严禁私人携带武器自卫
2020-05-13更新 | 2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根据日本作家丸山清子《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人民虚心好学B.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C.中日关系交往密切D.疆域临近交通便利
2020-04-23更新 | 701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发动宫廷政变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庄园D.大化改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