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7世纪之交……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唐朝……形成了法制完备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日本)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起来,他们“各置己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田池,以为己财,争战不已。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646年(大化二年)元旦,天皇颁布诏书,开始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改革诏书是新政权改革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一切私有土地和部民,全国的土地和人民都直接归属天皇,成为公地和公民。

2)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班给农民口分田,六年一班,死后归还。另分给园地和宅地,可以世袭占有。另外,对贵族官僚授予封食,对功臣贵族另赐功田。

3)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法。

4)改革国家机构,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制度。中央政府设二官八省,分别掌握各项政务;地方行政设国、郡、里等单位,国司和郡司由中央任命,里长由地方土豪充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化改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化改新的内容,并指出它们分别效仿了中国的哪些制度?
(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大化改新的性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财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日本贵族在信仰上产生了矛盾,并在政治上走向对立。公元646年,代表革新政治的圣德太子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并实行“大化革新”(即“大化改新”),将唐朝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儒教思想进行广泛传播与学习,发展了以中国政治结构为蓝本的官僚制度,用外来的新文化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经过500年左右的发展后,源赖朝开始建立幕府制度,实行“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这一严格的身份等级制,要求各个阶层安守本分,并反对一切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从镰仓幕府至德川幕府近700年间,武士阶层创建了一种规范性的伦理行为,被称为“武士道”。武士道精神不仅是建立在武士阶层中的道德伦理规范,同时也为各个社会阶层设立了道德标准。

——摘编自于师懿《儒家文化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材料二   1871年到1945年,中国人对日本的认知和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871年至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为第一阶段,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他自述写作原则是“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从中日甲午战争(尤其是日俄战争)以后至民国初年,中国东渡日本留学者络绎于途。1919年至1945年为第二阶段,蒋百里的《日本人》等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意图攫取德国在华利益,进而窥视华北,引起国人警惕。“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确立“明耻教战”方针,搜集整理中日关系史料,每日在《大公报》上连载一段。19379月,蒋百里奉命出使欧洲,他在柏林写成题为《日本人》的小册子。和蒋百里同时期留学日本的戴季陶于1928年写成《日本论》一书,该书从“学问本身”对日本进行了一番研究。

——摘编自陈建云《〈中国抗战画史〉与曹聚仁的“日本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道精神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两个阶段”的目的,并说明其共同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历史上中日之间的相互学习中所得到的启示。
2022-10-02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律令制度是日本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公元700年前后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从归国的遣唐使、留学生口中得知唐朝“法式备定”后,统治者决意改革政治制度,编纂法典。757年开始实施的《养老律令》(“养老”为当时天皇年号)篇目与唐《永徽律》完全一致。律是定罪量刑的刑法典,日本律的条文与唐律差别不大,只是做了轻微修改,如减轻刑罚。令是行政制度和规则,日本在唐令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例如日本班田收授规定贵族的属民、奴婢按农民标准的三分之一授田,而唐朝均田制奴婢不授田,这是由于唐朝奴婢数量少,没有必要专门作出规定;日本贵族占有大量奴婢,为减轻贵族对新制度的反抗,需要给予适当宽限。再如唐朝州、县官员全部由中央任命,日本国、郡、里三级地方行政长官除国司由中央派遣外,郡、里长官都由当地有势力的豪族地主担任。

——摘编自何勤华主编《中华法系》等


阅读材料,概括公元8世纪日本律令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以上特点形成的背景。
2022-07-10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

——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的儒家文化对古代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2022-04-29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诸詈(骂)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诸居父母及夫丧而嫁娶者,徒三年。因政教而施刑罚……刑罚不可弛于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救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摘编自《唐律疏议》

材料二   公元700年前后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从归国的遣唐使、留学生口中得知唐朝“法式备定”后,统治者决意改革政治制度,编纂法典。757年开始实施的《养老律令》(“养老”为当时天皇年号)篇目与唐《永徽律》完全一致。律是定罪量刑的刑法典,日本律的条文与唐律差别不大,只是做了轻微修改,如减轻刑罚。令是行政制度和规则,日本在唐令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例如日本《班田收授法》规定贵族的属民、奴婢按农民标准的三分之一授田,而唐朝均田制奴婢不授田,这是由于唐朝奴婢数量少,没有必要专门作出规定;日本贵族占有大量奴婢,为减轻贵族对新制度的反抗,需要给予适当宽限。再如唐朝州、县官员全部由中央任命,日本国、郡、里三级地方行政长官除国司由中央派遣外,郡、里长官都由当地有势力的豪族地主担任。

——摘编自何勤华主编《中华法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律令与唐律的异同。
2023-02-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土地兼并的急剧发展,8世纪末叶,班田制几近废弛。许多破产的农民被迫投附于势力之家,成了依附者,或者把自己的份地“寄进”给贵族、寺院或神社,成为他们的依附佃农。8世纪末9世纪初,有势力的贵族、寺院或神社普遍建立起庄园。庄园大小不等,形成的情况也不一致。有的庄园就是原来的村落,有的包括几个村落;初期的庄园多是通过垦荒建立起来的,被称为“垦地系庄园”;后期庄园则多是因农民“寄进”而形成的,被称为“寄进地系庄园”。庄园的生产者被称为“庄民”,他们原来是国家的公民,由于破产或迫于形势的压力而成为庄园领主的依附民。

材料二   大化改新时期的功臣中臣镰足,后来被天皇赐姓藤原氏。此后藤原氏家族势力强大,自9世纪中叶起,专擅国政200余年,史称“摄关政治时期”。摄关政治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扩大势力,都把自己家族中的青壮年和仆人武装起来,建立了一种军事组织,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阶层。在天皇与摄关家进行斗争时,双方都竭力拉拢武士,扩大自己的实力。因此,武士势力迅速增长,甚至左右政局。11世纪,日本形成了两大武士集团:关东的源氏和关西的平氏。1185年,关东源氏消灭了关西平氏,控制了中央政权。1192年,源氏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取得了“征夷大将军”称号,在关东建立起镰仓幕府(1192~1333年),日本开始进入武士阶级专政的历史时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庄园的主导类型的变化,并简析日本庄园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武士阶级专政形成的条件。
2022-07-11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饮食与料理嬗变表

时间历史时期重要事件
公元前16000—592年先史时代稻作技术传入日本
公元592—1185年古代               
公元1185年—1568年中世日本料理格局初步诞生
公元1568年—1868年近世               
公元1868年至今近现代               

(1)结合所学,将下列现象填入上表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茶叶、豆腐等食物生产制作技术传入日本。
B.天皇亲自率先试食牛肉,并解除肉食禁令。
C.天妇罗(一种油炸食品)由葡萄牙人传入日本。

材料二:(欧美人和日本人在体格上有明显差异)其原因的大部分乃在于日本人和欧美人食物的差异。欧美人食用人类最重要的滋养品——禽兽之肉,而日本人则吃滋养不足的草实菜根,不喜好肉类。

——(日本)福泽谕吉《应该吃肉》


(2)推测福泽谕吉所撰《应当吃肉》发表于材料一表格中哪一“历史时期”?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材料三:天妇罗作为日本料理的代表,在日本关东地区的制作方式大多是由鱼、虾、蔬菜等食物裹面浆下锅油炸;而关西地区的天妇罗则多以鱼肉磨成鱼浆后再下锅油炸。后来,这种关西的料理方式又传到了中国台湾地区,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甜不辣”。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6世纪以来日本饮食与料理的嬗变过程的看法。
2022-03-08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印度人强调因果,原因加上行动就是结果,果是因在另一个时间的体现。印度人产生了四大皆空的思想。梵语语法上说,一切名词都来自动作,那些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究其根本不过是一些动作或状态的结果罢了。这体现了
A.印度人的思想深受宗教的影响B.印度的政治生活运行模式
C.佛教的产生来自对印度教的反思D.印度人民的生活状况
19-20高二下·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和新罗作为两个重要邻国,向唐派遣的留学生人数最多。日本留学生大多随遣唐使来华。入唐的留学生身份各有不同,有药师、画师、乐师、匠、水手以及僧人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唐代陆路、海路四通八达,东北有多条线路可到达日本。从7世纪初到9世纪末,日本来华留学生从规模小、人数与船只少、筹划简陋逐渐转变为规模大、人数多、筹划精密。大部分留学生都会进入国子监学习。国子监是唐朝的最高教育机构,下设六学馆:国学馆、太学馆、四门馆、律学馆、算学馆、书学馆。其中前三馆主要学习儒家典籍。律学馆主要学习各朝代的律令格式。知名的阿倍仲麻吕在中国求学数十载,通晓中国文化,官至左拾遗。吉备真备涉猎广泛,天文历法、军事、音乐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在大化改新(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时,留学生高向玄礼等被任命为国博士,模仿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经济上仿照唐朝的租庸调制;又吸取了唐朝的律令格式的体例和原则,编制了《大宝律令》《天武律令》等一系列法典。

——摘编自赵蓉《唐代留学生教育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二   中国近代留日教育起步较晚,然而人数却最多。著名学者张海鹏先生认为:“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从1896至1937年,大约有十万之谱。”据调查,1900年留日学生人数最多的三个学校分别是宏文学院(专为中国学生补习日语的中等学校)640人振武学校(中等军事学堂)305人;法政大学速成科295人。“尽管他们在学业上并无太大的长进却在异国他乡饱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许多人归国后成了革命家、军事家、冒险家和新文化的闯将。”1927~1937年间,留日学生面对日本的对华侵略,把耳闻目睹和研究所得通过书籍、报刊、信件等媒介传入国内的同时,纷纷归国,请愿游行,或组织团体,创办刊物进行宣传。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留日学生身处敌邦,悲愤返归,到10月下旬,6000余人几乎全部回国,他们大多积极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但民国时期对日政策的决策者和主持者几乎全是留日归国学生,特别是南京政府对日外交从决策到实权,主要掌握在留日归国学生之手,这决定了国民党对日关系中的妥协和抵抗的双重政策。

——摘编自孔繁岭、申在文《简论中国近代留日学生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日本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赴日留学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2020-06-28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二考点05魏晋至隋唐的文化C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