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3世纪末14世纪初,《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风靡一时,书中描述:“中国都城中,皇宫的宫墙、天花板、墙壁涂满了黄金和白银,皇帝甚至用金砖盖宫殿,用厚厚的黄金铺地板,连窗户上都镶嵌着钻石和珠宝。”这些描述及传播(     
A.真实反映了东西方经济差距B.增强了冒险家传播宗教的热情
C.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因D.开启了东西方建立联系的时代
2 . 苜蓿是古老的世界性牧草。约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在入侵希腊时,为饲养战马、骆驼及家畜,开始在希腊种植苜蓿,并传播至罗马。16世纪中叶,苜蓿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入美洲。到1800年,在全球广泛种植。这一传播历程客观上反映了(     
A.苜蓿的优良品质B.物种交流的全球化C.战争的积极作用D.文明交流的复杂性
2024-05-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一个旅行者在小镇过夜的概率是在大都市过夜的概率的5倍。在贵族尽可能地使名下地产增值,君主也想要推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市镇茁壮成长起来。1580年之后的一百年内,瑞典瓦萨王朝颁布了30张新的市镇特许状,以鼓励对新土地的拓殖。与此同时,英国的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在爱尔兰也在兴建特许市镇——以引领英国的殖民事业。不是每个小镇都可以存活下来,苏格兰和挪威的自治市和特许市镇有四分之三变成了“鬼城”。

——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材料二   1850年以前的三个世纪中,江南工业在江南市镇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过农业。据统计,1679—1833年的155年,中国生丝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中国生丝出口量突破10万担,主要来自江南的市镇。江南市镇的手工棉纺织业,以其工艺的精良,使得欧洲国家的手工棉纺织业相形见绌。从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镇起步的棉花种植与棉纺织业,导致松江府及其周边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使农业经济与农家经营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并为农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纺纱织布业带动了市镇的染布业、踹布业的发展。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带来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后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把中国商品卷入规模更大的全球化贸易之中。随着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市镇上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踹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1)根据材料一,分析16世纪欧洲市镇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市镇发展特点,并指出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繁荣的市镇经济为什么推动不了社会的转型。
2024-05-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考前提分演练(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驳倒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刻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摘编自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开辟的史实(主要人物及航路),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2024·河北保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2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总督,在写给英国殖民部的信中抱怨:“这里的人们被那些报纸教唆,在讨论英国人的权利和母国的自由制度……这个地方的弊病就在于一种激情,即认为新南威尔士应当成为英格兰的副本。”这反映出当时澳大利亚(     
A.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民族保守主义浓厚
C.抵制英国移民活动D.文化重构趋势明显
2024-05-23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1711年,在英国政府扶持下,南海公司成立,将政府超900万英镑国债转变为公司股票,由政府支付利息,并通过南美洲(西属殖民地)的贸易垄断权以吸引投资者。1720年,该公司又将英国超3000万国债转换为股票,并多次增发股票,以分期和贷款的方式向市民兜售,使股价由最初不到200英镑短时增至1000英镑。英国南海公司的发展表明当时(     
A.国家金融管理体制有待健全B.商业经营模式开始出现转型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存在弊端D.殖民扩张加剧社会价格革命
2024-05-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拉丁美洲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公元前5000年                       墨西哥特华坎谷地开始种植玉米,人们开始从游徙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300—900年                       玛雅文化全盛时期

1200年                              印加国家在秘鲁高原开始建立,16世纪达到极盛

1492-1493年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

1493年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诏谕,划定西、葡在所谓非基督教世界的“分界线”

1501年                              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

1571年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758-1763 年                       英法“七年战争”, 1762年, 古巴被英军占领

1791年                              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

1823年                              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

1824年                              玻利瓦尔和苏克雷在阿根廷的胡宁大败西班牙军

1904年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

1910年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37-1938年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41-1942年                       海地、古巴、巴西等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对轴心国宣战

1980年代                       墨西哥经济陷入债务危机

1992年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丁美洲历史辞典》等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提取至少三则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24-05-23更新 | 47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建立在一种双金属通货制的基础之上,日常购物用铜钱,较大的商业交易用白银。16世纪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大部分税收都以银子来计算交付,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铜钱要铸造,而银子不用铸造。这两种货币金属的兑换率随着供应情况很容易波动,对所有百姓有直接的影响。虽然纸币最早产生于中国,但明初几次试发纸币都不成功使得纸币不受欢迎,很快满人政府就下令禁止再发纸币。

——摘编自韩书瑞(美)《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货币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中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
2024-05-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历史试题
9 . 商业革命为欧洲的工业,尤其是为制造纺织品、火器、金属器具、船舶以及船舶附件的工业提供了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为了满足这些新市场的需要,工业必须改善其组织和技术。这说明商业革命(     
A.有助于工业革命产生B.重商主义思潮正盛行
C.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D.资本主义制度已确立
2024-05-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人文主义就是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卡波特也是热那亚人,他们都出生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这绝非巧合。该学者旨在(     
A.阐明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B.表明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间的联系
C.赞扬热那亚人的冒险精神
D.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