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6 道试题
1 . 古希腊作者狄奥佛拉斯塔所著的《植物探究》只收进500种植物;瑞士植物学家卡斯珀·鲍欣于1596年出版的长篇巨著《植物的剧场》总览了6000种植物;到17世纪80年代,约翰·雷的《一般植物史》列出18000多种植物。这是由于(     
A.食品储备技术的进步B.世界各地的联系日趋紧密
C.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D.工业革命助推了物种交流
2024-06-05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中叶开始,太平洋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贸易逐渐汇聚成区域性的海上贸易活动,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中国商品和以美洲白银为代表的交换货币迅速融入太平洋贸易体系,推动了太平洋地区航路探险、人员交流和农产品交换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太平洋贸易网和印度洋贸易网深度融合,扩大了海上丝绸之路“西向航线”(深入印度洋)和“东向航线”(横跨太平洋)的范围,形成太平洋丝绸之路。在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之后,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受到较大影响,而整体成形较晚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正好续接此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中国与拉美主要借助马尼拉帆船贸易,开辟了“太平洋丝绸之路”,一度畅通了中国经过菲律宾与美洲的自由贸易。但是好景不长,这一贸易冲击了宗主国西班牙原先在美洲的贸易,且导致美洲白银流向亚洲国家。因此,从1593年开始,西班牙便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除了对与中国的贸易做出了种种规定之外,还对大帆船贸易进行了限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贸易垄断体制。由于贸易垄断本身的弊病,再加上其他西方国家的挑战,最后导致大帆船贸易的终结。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等

(1)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兴起的背景。
(2)评析西班牙与中国在太平洋丝绸之路中的角色。
2024-06-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战争启示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仍,烽火不断。战争带给世人深重灾难,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公元前4世纪,通过暴力冲突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A.波斯帝国B.亚述帝国C.马其顿帝国D.罗马帝国

(2)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当是(     
A.新兴城市大量涌现B.美洲国家纷纷独立
C.工业革命蓬勃开展D.欧洲殖民掠夺美洲

(3)“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法典……”材料强调拿破仑对外战争(     
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B.受被征服地区人民拥戴
C.具有鲜明的正义色彩D.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4)观察下列两地图,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的新国家。
________________(填写国名)

材料   只有少数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就是其中一个,他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的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5)材料中“非凡预测”所指系列事件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简要说说美国黑人领袖“非凡预测”之依据。
2024-06-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上海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4 . 下表为奥斯曼帝国 1480—1629 年阿克切(货币)含银量和物价指数变化表。据此可知(  )
年份消费价格指数(CP1)1469= 1.0每克阿克切的银含量
1480—1489 年1.300.68
1520—1529 年1.870.66
1580—1589 年3.350.39
1600—1609 年5.430.29
1620—1629 年5560.25
A.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B.商业革命的影响外溢
C.商业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通货膨胀的逐渐严重
2024-06-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英法两国之间海上争夺的结果,使一个世界范围的英帝国初步形成。英国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外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成为世界的海上强国。战争带来的收益,极大地加强和巩固了英国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表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此后英国政府将关注的重心转向生产,从而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摘编自张佳音《18世纪英法商业战争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航海条例》《列举商品法》《谷物法》,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些政策越来越不适应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以《航海条例》来说,根据这个条例,垄断航运业的英国大商人、船主可以任意抬高进口原料的价格,自然不利于工业资产阶级。《谷物法》对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也很不利。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上述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1846年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而强迫外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炮舰政策分不开的,即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如1840年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法商业战争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并对该政策进行评价。
2024-06-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8月3日出发,到西印度群岛后,10月12日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岛)登陆,到了岸上,探险队员在岸边升起旗子。”宣布该岛归西班牙所有。这次远航(     
A.开辟了绕道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B.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C.建立起西欧对亚非拉地区的全面统治D.推动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向外传播
2024-06-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时由于葡萄牙故意压低胡椒供应量,致使西欧市场上的胡椒价格上涨迅速,但维持不长时间之后价格便大幅度回落,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英、荷大量参与亚洲贸易B.美洲胡椒生产量增多
C.咖啡和茶叶成为贸易新品D.各国政府的价格管制
2024-06-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8 . 地理大发现后,大量贵金属随着国际贸易渠道流入欧洲,但是欧洲各项物资并未增加,加上人口的增加和农产品的不足,物价迅速上涨,投机活跃,货币贬值。在这一情况下,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可以廉价地购买劳动力,他们还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这说明(       
A.价格革命加速资本主义发展B.新航路开辟阻碍欧洲社会进程
C.海外扩张巩固西欧封建统治D.地理大发现助推商业革命开始
9 . 下列两则是荷兰人记录的有关郑成功贸易的资料:
资料甲:1655年3月9日《热兰遮城日志》:国姓爷的24艘船只,从中国沿海开去各地贸易:往巴达维亚7艘,往越南东京2艘,往暹罗10艘,往越南广南4艘,往马尼拉1艘。
资料乙:1656年12月11日《巴达维亚城日记》:今年国姓爷的6艘帆船,从中国到柬埔寨,收购鹿皮及其他货物运往日本。
注:热兰遮城为今台湾台南;巴达维亚城为今印尼雅加达。
据此可知(     
A.郑成功突破了明朝海禁政策的限制
B.郑成功独占太平洋地区的丝银贸易
C.郑成功与荷兰合作经营南海的贸易
D.郑成功是荷兰在亚洲贸易的竞争者
2024-06-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民族独立到新兴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国家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某同学在对此历史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作了一个相关时空轴。

(1)请根据提示,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下表为某同学所收集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些大事。

亚洲国家/区域内容
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民族党实行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民族独立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2)依据表中描述,对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予以简要说明。

材料三:20世纪60至70年代,巴西经历了经济增长和人口爆炸,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不断扩张,贫困地区变得越来越穷。军政府以廉价劳动力以及宽松的环境和税收法律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商业化使更多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人数超过了新工业所能吸收的范围,导致里约和圣保罗出现很多由黑帮控制的贫民窟。军政府严重依赖核能和矿业项目的支持,这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通货膨胀。高通胀耗尽了储蓄,并服务于外债,使巴西的经济陷入瘫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缓慢改善,但是隐藏的不平等问题从未得到解决。为控制高通胀实行的财政紧缩计划,差一点关闭了健康和教育系统。在这样不稳定的时期,国家本已很严重的腐败,变得更加严重。

——摘编自(美)凯文·贝尔斯《用后即弃的人:全球经济中的新奴隶制》

(3)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你认为以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出路在哪里?
2024-06-0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