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     
A.为口述史料,有重要研究价值B.对于环球航行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C.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D.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2023-03-31更新 | 890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传统观点认为,达·伽马首航所获利润是航行成本的60倍,而今有的学者通过史料查证以及比较当时商品价格,认为去掉远航成本、船员船只损失,实际利润只有成本的6倍左右。这体现了(     
A.旧有历史研究失去价值B.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
C.史家立场影响历史评价D.史论随研究发展而有所变化
3 . 一般认为,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寻求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动因之一。有学者对这一长期流行于中外学术界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在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扩张到阻断东西方传统商路的程度。但也有学者指出,奥斯曼帝国自1299年建立以来,不断扩张,其扩张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确会对传统的东西方之间的陆路商贸路线构成威胁,并使能够经过陆路通道到达西欧的东西方商品价格奇贵。这说明(     
A.西方学术界垄断历史话语权B.学术争议因立场不同无法解决
C.历史解释应进行多角度分析D.历史研究应尽可能多掌握史料
4 . 文明的碰撞与国际秩序的构建

材料一   地图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源

地图说明
巴蒂斯塔·阿格尼斯(1514‒1564 年)是文艺复兴时期制图领域重要的人物。左图为其工作坊制作的世界地图,此图绘制出了当时人们所知的大陆以及著名航线。现存于亨廷顿图书馆。右图为我们今天常见的世界地图。

材料二 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这一时期,从欧洲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其中又以棉织品为大宗。这些产品主要输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殖民地则主要出口农矿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增长最快。这些原料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19世纪中期后,工业制成品、原料、食品等大宗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工业国已经不再是英国一个国家,还包括欧洲和北美各国,还有亚洲的日本。而原料的供应地也不再是少数殖民地,而是世界所有落后的地区。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古地图是了解历史的图像史料。阅读古地图,指出其绘制的“著名航线”开辟者的名字。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读两张世界地图结合教材,谈谈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世界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021-04-2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亚历山大里亚威尼斯欧洲消费国
1—210—1414—18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B.价格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D.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4-04-24更新 | 51次组卷 | 46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亚历山大里亚威尼斯欧洲消费国
1—210—1414—18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B.价格革命的影响C.商业革命的必要性D.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4-04-18更新 | 31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隆下(指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作为直接史料,该日志可用于研究当时
A.印度人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B.葡萄牙王室对航海活动的支持
C.东非人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D.欧洲人远洋航行的技术与条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神学家,一向把认识上帝作为人的重要任务,彼特拉克从重视人的价值出发认为,对上帝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应该把人作为思考的对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不仅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已有了一定程度发展,而理性精神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理性精神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使人们看到了人类开创世界未来的潜力和希望。

——摘自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上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彼特拉克的地位及代表作,概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积极意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5世纪末完成“美洲的发现”和“绕过非洲的航行”的航海家,从价格革命的影响角度阐述材料二中加着重号的句子。
2022-04-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以下甲乙两幅地图,俱为大航海时代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请仔细观察,然后加以判断正确的组合选项是

①甲图绘制应不早于15世纪晚期
②乙图绘制于英国在北美建立新约克之后
③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研究中,地图的价值比文字略高
④世界地图都是基于先发现后绘制,世界地理的发现过程已基本定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
2020-01-01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到的是美洲新大陆,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的瓶子掷入大西洋。1815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一次“瓶邮传书”。对此记载,我们应持的态度是
A.证据确凿,真实可信
B.孤证不立,没有价值
C.野史信息,虚假传言
D.存疑,寻找更多佐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