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2013·上海·高考真题
1 .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2019-01-30更新 | 2935次组卷 | 79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余江一中高一下期期中零班历史试卷
2 . 有史学家认为:人才的跨国界流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远洋探险和殖民活动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论据的航海家的活动是:
①迪亚士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④麦哲伦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18-19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3 . 移民往往折射出特定的地域历史发展特征或某个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7世纪起,英国步西班牙的后尘,开始在北美大陆建立殖民地。1607年,伦敦公司依据国王的“特许状”建立了第一个北美殖民地——詹姆斯城。北美殖民地居民来自英、法、德、荷等国,他们是为了逃避政府迫害和天灾人祸,或者是为了追求信仰自由和美好生活。凭借武器和物质上的优势,他们驱逐或屠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强夺其土地。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闽南及粤东地区人多地狭,田少山多,所以尽管禁令森严,福建沿海的闽南人还是向台湾偷渡不绝,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才被承认完全合法。移民开禁以后,大批闽粤移民纷纷来台。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居民除土著外共有232443户、1901833口,一百余年增长了近十倍。明末以来,台湾西部、东部沿海平原和中部盆地先后得到开发。台湾向大陆输出米、糖、硖黄、藤条等,由大陆输入日用百货,大洋贸易的转运经济转变为两岸贸易。

——据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美为何会成为17世纪西欧的殖民对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闽粤移民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移民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3)从本质上说,17世纪开始的西欧移民北美较之于明清时期闽粤移民台湾,前者在经济领域的影响有哪些新特点?
2018-11-24更新 | 14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新航路开辟中,到达过印度洋的是(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船队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
5 . 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B.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2018-09-22更新 | 32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6 . 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下图四幅漫画,对下图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B.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
C.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D.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2018-08-1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岷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美洲很多国家将10月12日命名为哥伦布日,并在这一天举行活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但在美国一些地区,如加州伯克利,这一天被称为“原住民日”。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这说明
A.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B.历史是非模糊莫辨
C.不同立场影响价值判断
D.观念冲突难以弥合
8 . 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9 .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材料一:东西航海对比

类别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船队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中国方式

皇帝派遣船队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使团

西洋方式

私人航海探险队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家、寻找新土地、黄金和香料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中国封建皇帝历来重政治而轻经济,明成祖本人也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这些物品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通过交易换取一些宫廷需用之物,且可以补充一些船队浩繁的开支,属于情理中事。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正如《瀛涯胜览纪行诗》中所记,“归到京华觐紫寰,龙墀献纳皆奇珍”。这些东西无补于国计民生,所以《明史郑和传》中说:“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郑和在海外始终执行着明廷“厚往薄来”的原则,耗费惊人。据记载,仅前六次下西洋就耗费了六百万两银子……剩下的一百万两银子用来修建了南京大报恩寺。

《中外关系史论丛》

材料四:哥伦布以后,有无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材料一中国和西洋不同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三回答材料四中梁启超的困惑。

2018-06-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十三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10 . 西方研究者这样评价一部作品:“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这部作品是
A.《大唐西域记》
B.《地理学》
C.《马可·波罗行记》
D.《海国图志》
2018-06-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等级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