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是世界历史时间轴中的新航路开辟。若赋予“新航路开辟”这一节点以世界意义,可以是(     

   

A.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B.西葡两国积聚了大量财富
C.开启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D.使东西方开始有了接触
2 .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各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根据人教版教材必修二整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据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航路开辟时的航海家。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性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不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而且还直接驳斥了教会有关地球的各种谬论,使教会思想体系在数十年内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这说明麦哲伦环球航行(     
A.直接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B.冲击了教会神学世界观
C.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世界D.动摇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
2023-05-02更新 | 140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对外交往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以上三幅地图中提炼--个论题,结合地图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表格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此解读更为全面的是(     
船队性质经费来源航海目的船队成员扮演角色
中国皇朝特遣船队国库支付宣扬国威官吏、士兵、水
手、工匠
外交使者
欧洲私人航海探险队股份公司和私人集
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寻找新
土地、黄金
冒险家、投机商
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
者、海盗
A.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远大于同时期欧洲
B.欧洲的地理知识比当时的中国要更为丰富
C.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奉行和平外交原则
D.追求经济利益使欧洲航海活动更具持久性
6 . [古代美洲与近代“美洲的发现”]

材料一玛雅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其形成经历了由公元前800年到公元1500年的漫长时期。古代玛雅人曾经建立了以墨西哥的帕林科、危地马拉的蒂卡尔、洪都拉斯的科潘为代表的文化中心。玛雅由于对外交往的贫乏,社会形态发展缓慢。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科技高度发达,如历法、星座图、建筑等,但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科技却十分落后。

他们培植了众多农作物,依靠农牧业养活了众多的人口,但主要使用的却是简陋、落后的石器、木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

——摘编自黄小群《美洲土著人文化探源》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对人类是福音还是祸害?”这一困惑被称为“雷纳尔之间”,是法国研究美洲的专家雷纳尔于1780年提出来的,由里昂研究院设奖征文,此举更是将欧洲学界对美洲“发现”及其后果的争论推向高潮。这场争论主要局限在欧洲学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雷纳尔之间”作出回答,“肯定”与“否定”观点对立交锋。争论高潮迭起,但并未决出高下胜负,里昂研究院也从来没有从征文中择出最佳论著,奖项无果而终。

——摘编自王晓德《“雷纳尔之间”与美洲“发现”及其后果之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玛雅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怎样看待欧洲人“发现美洲”。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商人在商业经营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转贩南北,行货四方,足迹遍布全国,远达海外,在广范围、长距离贸易中赚取利润……这其间,明代商人演化出共本合伙、差委雇佣等愈益完备的商业活动方式,不仅扩大了自身营业规模,也扶助并带动了宗亲乡邻共同致富……通过资本的合理运作,商人还得以用预付本金形式一定程度介入并控制商品生产过程。然而,以上诸种表现大致只可视为当时商人为增殖财富而在经营层面逐渐形成的获利手段,内中虽然透露出商业资本持续扩展的潜能和张力,但总体而言其于传统中国向西方式“资本主义”或“现代”转型含义上同社会形态演变的内在关联及进步、落后与否的定性尚不明确。也就是说,所谓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变化,明代经济领域的变迁尽管提高了全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却与国家既有体制整体保持了契合性,两者并未构成本质冲突。

——摘自常文相《明代商人财富增值的过程及方式》

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复兴,商人阶层树立了与当时社会相对的价值观。庄园制社会崇尚的是自给自足,商人却以钱财为本;庄园制社会崇尚的是等级观念,商人在追求钱财和从事经营的道路上,最看重的却是自由;庄园制所崇尚的是各自封闭,而商人阶层经营却以交往和联系为特征。随着商业活动的开展,商人所崇尚的冒险和开拓的精神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

——摘自赵立行《商人阶层的出现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商人和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群体在推动两国社会发展方面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变革与转型方面,与英国近代商人群体相比,明清时期中国商人群体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达.伽马在他的航海日志中描述了他们的战舰如何摧毁阿拉伯人的强大舰队。对此,有人评价:“无疑,他们在回忆中有所夸大,但读这些航海日志可以得到一种印象,似乎一种天外超人的力量突然袭击了那些不幸的敌人”。这种力量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B.封建主的开疆拓土理想
C.市民对现世幸福的追求D.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原则
9 . [世界文明进程]

材料一   亚欧大陆以培育小麦为主的农耕中心,最先出现在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以后向东西扩展,远及欧洲、北非、中亚以及南亚的印度河流域..随着阶级社会生产的发展...形成统一王国以及疆域更加辽阔的帝国……也就是古代农耕地区闭塞状态突破面的逐步扩大。...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发生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始于资本主义在亚欧大陆西北角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始于15、16 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航路的开辟。

——吴于廑 《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前言

材料二   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大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世界文明扩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航海时代”的时代特征(不能抄写原文)。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土地贵族守旧的地产经营管理方式导致其经济地位、政治特权、爵位等级和社会荣誉地位急剧衰落,他们的文学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李尔王》展示了一幅上流社会道德沦丧、社会崩溃的图景;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书中对于“羊吃人”的惨剧有过逼真的描述,“他们(贵族)拉倒房屋,毁坏城镇,佃农们被赶走……”

——摘编自肖先明《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的《如今世道》,深入探讨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基督教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成为对社会变革的忠实记录。小说中的贵族朗杰斯塔夫仅仅靠继承土地来获得收益,但其开销并未减少,这使得他入不敷出,穷苦潦倒。他的贵族绅士身份,其实就是空壳。他竞选代表本郡的国会议员,却多次失败。他对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下议院的排斥,正是对贵族绅士权力失势的无力反抗。

——摘编自曾妍《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绅士形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英国贵族文学形象变化的原因。
(2)请为材料二小说中的贵族朗杰斯塔夫探索新的出路,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2022-07-23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