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主要商路示意图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概况示意图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品占89%。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等。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版)》

(1)对比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结合所学,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这一观点。
2024-05-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请回答:
(1)请指出图1到图2世界贸易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图3与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
2024-04-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的世界地图,通幅纵168.7厘来,横380.2厘米,全图完全用中文标注地名。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包括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此外,还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图和地理图,例如天地仪图、日月食图等。主图采用了16世纪世界地图编绘时流行的椭圆投影,大洲轮廓与实际海陆轮廓基本一致,但中国、美洲的经度误差较大,并且改变了欧洲以本初子午线置于地图中央的传统,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地图中央,迎合了当时中国“天下中心”的观念。图中的中国部分,主要参考了《大明一统志》中的附图以及《广舆图》《古今形胜之图》等中国地图。

《皇舆全览图》为清朝时期所绘的地图,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1708年,康熙帝下令编绘此图,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绘图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中国学者以及钦天监、理藩院等官员。据学者考证,自清朝中叶至中华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此图。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图文天下一一明清舆地学要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利玛窦和李之藻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坤舆万国全图》与《皇舆全览图》内容的差异,并说明这两幅地图的意义。
2023-07-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热身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灿烂的亚非文明

材料二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希腊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材料三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的边远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本特利(美)等《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的图1建筑的名称、图2法典的名称、图3的制度、图4代表的城邦分别是什么?请将其与诞生地匹配(填字母)。
图1:__________________;图2:_________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________;图4: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亚历山大进行文明扩展的方式及其巩固统治的措施。
(3)根据材料二,指出推动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2024-04-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物理班)
5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汉朝与古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

   

材料二(如图):

   

                       图1: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图2: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材料四: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二如图1中A、B、C代表的三条航线(包括航海家姓名和具体航线路线)。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023-07-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十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相继发起贸易战、科技战,进行逆全球化和“脱钩”,妄图把中国踢出世界经济科技产业链,阻止中国继续发展,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材料一

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图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图1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新的通信媒体已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材料相关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成果,并简说明它们是如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
(3)面对美国的逆全球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24-04-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根据图1、图2概括不同时期人口流动的方向并分析原因。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二战后人口流动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2024-03-22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明日之星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山东版】
8 .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贸易示意图

图1新航路开辟以前

图2新航路开辟以后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

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刻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拢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摘编自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四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据材料一,对比图1和图2,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情况的变化。
(2)据材料二、三,概括欧洲人在15、16世纪渴望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史实,简述你对“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理解。
9 . 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作者力图通过图1、图2分别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
(2)参考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绘制一幅1780-1860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安排图,并阐述理由。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组图(据约翰·克拉克《地图中的历史》等整理)。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1500年之前,印度洋是一个开放的、和平的区域,任何一个贸易大港——亚丁、霍尔木兹、卡里库特或马六甲——都是不封闭或不设防的,非洲传统的独桅三角帆船、中国的平底帆船、印度和阿拉伯的商船,都是在没有本国军舰的护航下航行的。1500年后,一切都改变了,先是葡萄牙人打败了埃及和印度联合舰队,夺取了多个贸易城市,靠武力控制航道和港口城市,垄断商品贸易。随后进入印度洋的荷兰、英国、法国人把武装贸易引入印度洋,迫使那里的传统商人要么武装保卫自己,要么给入侵者支付保护费,作为这一地区显著特征的和平航海体系被突然终结了。

——摘编自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环境的述说:15-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三幅图的绘制时间先后排列顺序,并说明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印度洋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3-08-2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