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以及经由好望角去往东印度的通路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最重要的事件。”

——亚当·斯密

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领域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


请回答:
(1)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东印度群岛在亚洲哪一部分?
(2)三位伟人阐述的主题是什么?
(3)材料二中加线的句子是指新航路开辟的哪项意义?怎样理解?

2 .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丰富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亚。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 . 材料哥伦布《航海日记》: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种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这是他航行的真实目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2)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018-03-1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2018届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课后知识点总结和课后习题
4 . 历史不断发展,研究角度也随之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存于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种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种人都生活于欧洲和中东,所有的蒙古种人都生活于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则生活于澳洲……1500年前后,欧洲人……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到19世纪,他们(欧洲人)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他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典范。
材料三 在亚洲各国人民采纳和应用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刻,它绝不仅仅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又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以上材料均出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看待人类历史的。依据这一研究角度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的西欧变成“全球典范”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和现代中国“应用西方科学技术”(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结果,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 .

列举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活动。

时间国家探险家航线
1487年葡萄牙西欧—好望角
1492~1498年西班牙哥伦布西欧—
1492年葡萄牙西欧—好望角—
1519~1522年西班牙环球旅行

请将上表补充完整,并简要叙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018-05-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6 . 【探究四】下面材料中有几处错误?请纠正过来。

小明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15世纪的欧洲。在街上,小明与一个自称是哥伦布的人交谈起来。“哥伦布先生,能讲讲您伟大的航行故事吗?”“当然可以,我希望通过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也为我的祖国---葡萄牙开拓新的土地,并且把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很遗憾我横渡太平洋只到了美洲,并没有到达真正的印度。”

7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夺,大量的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美洲的白银首先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流向欧洲其他地区。由于白银供给数量的增加,西欧货币充足,从而使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投机活跃。价格革命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地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却大发横财,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刘英涛《对中国融入世界几次机遇的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
(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什么影响?
2017-07-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写出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依据材料一概述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年增长率
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
……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说明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750~1900年中、欧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比重表。
1750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23.2%28.1%34.2%53.2%61.3%62.0%
中国32.8%33.3%29.8%19.7%12.5%6.2%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8-04-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三美国人乔治开着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上海,将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

您的儿子:乔治

1918年12月23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

(3)材料三中涉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技术成果?(至少写出3项)

2018-04-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面材料: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牌。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青年博览》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2)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以前,人类航海史上还有哪些远航活动?
(3)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
(4)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世界史。请说明原国。
2016-11-18更新 | 6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