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1 道试题
1 . 新航路开辟与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   “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不决意派臣,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谒该地君王,察访民情,观光名胜,了解风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二位陛下还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途,专取海路西……往印度地区,以便将陛下之诏书面呈当地诸位国王,履行君命。”……492111日,哥伦布船队在古巴海岸登陆时曾向土著居民明确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统治之……因为发杨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仰臣认为,……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摘编自孙家垫译马丁,费尔南德斯出版的《哥伦布航海日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与新航开辟相关的信息,并加以说明。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货币,不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寻求黄金和财富,…然而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黄金白银大量外流,西欧市场货币普遍短缺。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16世纪(欧洲)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马克思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归纳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列举新航路开辟的四个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21-04-0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二 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亚。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来源是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英国侵入印度后,仅在1757—1815年的五十八年间,就从印度总共榨取了约十亿英镑的财富。仅利物浦一地的奴隶贩子在1783—1793年的十年间,就贩卖奴隶三十五万多人,赚得一千五百多万英镑。

(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殖民主义有何评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嘱》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捕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2)哥伦布西行路线是什么,到了哪里?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他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嘱》

材料三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取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的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1)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2)哥伦布西行路线及目的地是什么?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6 . 公元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规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得到成功,征服改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

材料二   陛下可以统治此地……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眼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污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材料三   江苏下江民间半植木棉,太仓属地尤为多。妇女终岁纺织,以资生活。洋纱初来之时,民间并不喜用,间有掺用者,布庄收买后,致销路濡滞。上海自设厂后,民间自轧自弹,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浙江过去家家户户纺纱织布,自从东洋日本机器纺纱进口后,‘纱细而匀,乡人购以织布,不复有人纺纱矣。’

——于素云等《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四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殖民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一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有罪恶,也有贡献。过去我们评价殖民主义时几乎从政治斗争角度考虑,简单地站在所谓人民的立场上,并非从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更替角度去考虑分析、评价。只有科学地认识殖民主义产生、发展,以及历史影响,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得出正确的答案。

——何娟《关于殖民主义历史影响的再评价》


(1)根据材料一、二的描述,指出“我”是哪位著名航海家?“陛下”是哪国王?“印度大陆”实际上是哪里?并归纳他们远洋航行的真实目的。
(2)材料三中描述了什么历史现象,它造成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的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3)依据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客观地评价殖民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021-02-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驶离西班牙开始环球航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有原籍葡萄牙的鲁伊·法雷罗及麦哲伦两位绅士希望为我国效力,兹责成此二位在隶属我国国界线、岛屿、大陆范围内的大洋区域中寻找各种香料。……朕愿将你们所发现土地与岛屿的5%赐予你们。此外,朕将赐予你们上述土地与岛屿行政长官及总督称号……但土地与岛屿的最高所有权归我国现任及后世君主所有。……朕将舰队人员与货物的裁判权授于你们二人,若航行途中舰队产生任何争端与冲突,则无论在海上或陆地上,你们皆可迅速以合法手段进行判断和公平解决。”

——1518年3 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给麦哲伦的授权协议

材料二   “你要确保所有装入货仓的货物都记录在案,且做好标记……你要把朕在上述土地颁布的指令与授权的履行情况,我国司法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待上述土地原住民的方式……上述船长与官员是否遵守朕的指令以及舰队的其他事宜完整详细地向朕汇报。”

——1519年4月,查理一世国王给随麦哲伦舰队的官员卡尔塔海纳的指令


请回答:
(1)依据以上史料,分析16世纪西班牙在航海活动中领先的原因,并尝试援引史料信息予以说明。
(2)请简要评析“麦哲伦环球航行永远地改变了世界”这一观点。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彼得·马第尔是一位与哥伦布同时代的西班牙贵族,下面是他写的三封信的节选。

第一封信:给波罗米奥的信(149351日)

几天以前,这里来了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者,利哥尔(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他是从西方对跖地(指西半球)回来的。在去年,他为要发现这些地方,向我们王上请求帮助;经过波折,王上勉强同意拨给三只帆船,因为他所说的一切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诞无稽的。今天他返国了,带回很多宝贵东西的样品,尤其是在这些地方上所产生的黄金。

第二封信:给格拉那达大主教塔勒布尔的信(149421日)

国王和女王,在哥伦布完成光辉事业回到巴塞罗那之后,赏给他“海上提督”的称号,并当面赐予座位,以示对他卓越功勋的崇敬。今天,王上再派遣他统率十八只帆船队,到那些地方去了。这一行动可预示着西半球上的大发现。

第三封信:给庞逢尼·莱都的信(1494129日)

现在,西班牙的声威远播,把它的航治权、名誉和光荣延伸到辽远的对跖地了.其.中十二只帆船今天回来了,它们满载着木棉、大量染料木的块子以及很多别的宝贵东西,回到欧洲。他们说,他们在对跖地驶入了无数的岛屿丛中,在那里住着被称为食人者或加勒比人的野人,这些野人虽然完全赤身裸体,但在搏斗中都是十分好战而勇敢的。

——摘编自耿淡如、黄瑞章译注《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地理大发现的史料价值。
2020-12-23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9 . 但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往往有强大的思想推手,而该历史事件又反过来成为思想发展的有力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起,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多次从西班牙启航,航海探险。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利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贵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新航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整理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哥伦布率领船队”开辟的新航路。面对波涛汹涌、浩瀚无边的大西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精神动力来源于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向“传统观念”提出的挑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多亚派虽然把财富、人间的显赫、痛苦、忧伤、快乐都看做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的义务。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做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至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快乐,好像只有别人的幸福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

——《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文艺复兴建筑是14—1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有时也包括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右图: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

文艺复兴运动不仅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影响的结果,它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特别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文化中许多有用的东西,中国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三大发明引起了欧洲航海、军事、文化等领域的革命,对文艺复兴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 概括斯多亚学派的主要观点和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设计所体现的精神,并用一句话概括该建筑的地位。扼要概述中国的“三大发明引起了欧洲航海、军事、文化等领域的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