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对同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富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最终给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反抗,是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本。

——据张燕宇、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整理

材料二   根据明亡时户部司务蒋臣的估计,其时全国银货约为2.5亿两,其中除极少量的国内银产外,二者之间的差额都源自海外贸易。晚明短短70多年的光景里,中国的货币存量起码增加了1倍以上。需要指明的是,以上这些数目仅包括中国与日本、西葡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所得。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初苏州府吴江县仅种桑1.8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至4.4万余株,17世纪下半叶达到10万余株。突然扩大的海外市场和数额可观的白银流入为晚明中国商人提供了暴富之路。当时主要的大商帮,几乎都参与了对海外白银这一大块财富增量的争夺。

——据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欧洲的原因,概述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指出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体现“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法律文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说明白银大量流入对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中国丝织品物以稀为贵,以致不得不颁布一部限制奢侈法来禁止男子们穿丝绸衣服。在中世纪,元代中国的丝织品和绘画与意大利和文艺复兴的形成并非毫无关系。随着东印度公司的创立,东方的各种产品纷纷朝欧洲涌来,随之带来亚洲的各种艺术产品,尤其是中国某些艺术品。

——摘编自(法)艾田蒲《中国之欧洲》

材料二   地中海地区曾经使用的是一种横帆帆船,这种帆船在气候恶劣时较易于驾驶。阿拉伯人使用的是高大的三角形纵帆帆船,它操纵灵活,能逆风行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纵帆帆船传入地中海地区,进而传到大西洋。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设计师结合两种帆船的优点。制造出三桅船,可在任何天气里航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19世纪成为一个突出的时期,这个时期欧洲统治者和知识精英坚信他们处在进步的最前沿,体现了世界顶级文明——如此露骨的自信在19世纪前不曾有过,一战以来也未再出现。

——据(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中国传入欧洲的文明成果有哪些,并结会所学知识概括其传播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欧洲是站在东方的肩膀上崛起的”……说法的合理性。(至少举二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以来欧洲人自信心下降的原因。
3 .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诞生于北非和西亚之间广袤干旱地带的诸多文明,很快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在与游牧民族的不断斗争中,甚至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但是,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历史舞台,还不到整个大陆面积的1/3,要想将整个地球作为历史的舞台,就必须将五大洲和三大洋联合在一起。而直到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之后,我们的世界才像现在这样属于一个整体。

——【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材料二   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下表为三个学习小组围绕“经济全球化”开展的研究主题

组名研究主题
区域经济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出现的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的主要标志,如何理解该事件后“我们的世界才属于一个整体”?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世界棉花产业中心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甲组确定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研究主题,会涉及哪些区域经济集团组织?请列举二个。请为丙组设计一个研究主题,并拟定简要的研究提纲。(要求:有概括性主题名称及2个相关研究要点。)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上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20世纪初,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也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起,共同组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两位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
(2)材料二提到的“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的西欧国家中,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哪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因素。
2021-06-1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高二版)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前5世纪时期,希罗多德所见的世界)

图二(亨利库斯·马尔泰卢斯1490年根据葡萄牙航海家消息绘制的世界地图)

材料二   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1)对比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指出欧洲人对世界范围(陆地)认知的主要变化,并写出图二中“葡萄牙航海家”的名字。结合所学概括由此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带来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做出“主动向世界开放”决策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试从经济角度概括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
2021-10-12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方向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450年之后的300年间,西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农业社会,但它的商业已经非常活跃,其制造业也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政府权力扩展,信仰发生了变化。科学开始成为西方社会知识生活的核心,这在人类各个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

——皮特·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50年后300年间西方社会发生的主要变化。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多数新发明的机器对于家庭生产来说都太大、太昂贵了,因此集中生产成为必然。《国富论》一书以别针工厂为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在工厂,经理还可以制定严格的劳动纪律进行监督。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厂生产的突出特点。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表

经济部门

年份(年)

美国

联邦德国

农业

1950

12.2%

23.2%

1990

2.8%

5.1%

工业

1950

34.7%

42.2%

1990

25.8%

40.5%

服务业

1950

48.9%

42.4%

1990

71.4%

54.4%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0—1990年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概况及其原因。
2023-09-16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7 . 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助推器,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也有鲜明体现。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富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最终给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反抗,是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本。

——据张燕宇、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整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欧洲的原因,并概述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根据明亡时户部司务蒋臣的估计,其时全国银货约为2.5亿两,其中除极少量的国内银产外,二者之间的差额都源自海外贸易。晚明短短70多年的光景里,中国的货币存量起码增加了1倍以上。需要指明的是,以上这些数目仅包括中国与日本、西葡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所得。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初苏州府吴江县仅种桑1.8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至4.4万余株,17世纪下半叶达到10万余株。突然扩大的海外市场和数额可观的白银流入为晚明中国商人提供了暴富之路。当时主要的大商帮,几乎都参与了对海外白银这一大块财富增量的争夺。

——据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并说明白银大量流入对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材料四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4)根据材料四,说明卢梭提出的政治主张对法国社会的重要影响。
2024-06-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再就是因为英国在西欧列强中拥有的殖民地最多,它的殖民地遍及东、西半球,故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在不同程度上均成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认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主要依据及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一时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译自[意]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二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依据材料一,概述哥伦布远航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后,欧亚大陆的这种平衡状态逐渐为由新兴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体化状态所取代,这种一体化状态在19世纪时发展到顶点,转而导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权。20世纪的历史,实质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是西方的技术和思想的迅速传播迫使人们冒险探索一条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历史。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是一个连续的互动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空中国基本上参与了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开始建立与各项国际制度的广泛联系。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身份发生变化的标志。中共十八大召开后,更是提出了全球治理的理念。在此过程中,中国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

——摘编自杨静《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进程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全球一体化的实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系的表现及意义。
2022-10-14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考模拟(1)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