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15 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 8~10 倍。当时,文艺复兴鼓励人们勇于冒险,大胆追求财富以实现个人价值。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公元 1500 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历史地图册·必修Ⅱ》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一中A、B、C三条航海路线分别是由谁开辟的?
(2)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产生的历史原因。材料二中“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理解。
2021-04-1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湘郡长德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人类逐渐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欧洲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至迟到中世纪的晚期,新的生产方式,如手工工场,逐渐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西方史学家眼中,被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这些东西都是农业社会中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农业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的方式与工业革命以后的情形有本质的不同。

——孟彦弘《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材料二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前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021-04-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建立通往亚洲的商路是比寻找新土地和资源更为诱惑的事。欧洲商人从陆路上穿越蒙古帝国的领土进行丝绸、香科、瓷器以及其他亚洲特产的贸易,最远可至中国。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鼠疫的传播,丝绸之路的旅行不再像从前那么安全了。穆斯林商人把亚洲的货物经印度洋和红海运送到开罗,再转手给意大利商人,输送到西欧。但是在开罗,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特别是香料的需要又是数量巨大的。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和交流》

材料二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认可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这一时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处于单次航海时代,即在每次出征前征集资金,当船只从亚洲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进口货物的销售额,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然而,不管收益如何,每航海一次就清算一次的体制,终归难以同已经具备持久稳定组织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相抗衡。于是,相对持久稳定的合资企业,包括多次航海的形式便被组织了起来。1657年,它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东印度公司的发展日益困难。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印度贸易垄断权。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中国贸易垄断权。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亚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的背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2021-04-17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三个月的讨价还价,1492年4月17日,哥伦布和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签订了《圣塔菲协议》,哥伦布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协议规定:

(1)赐予哥伦布“唐”的尊称,并且任命他为他所发现土地的总督;

(2)在哥伦布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上进行的金、银、珍珠等贸易所得利润的1/10属于哥伦布;

(3)哥伦布在大洋西方海域发现的岛屿和陆地,有权在该地推荐三人进行统治;

(4)哥伦布拥有大洋西方海域一切贸易纠纷的判决权;

(5)哥伦布拥有大洋西方海域一切贸易活动1/8的出资权以及1/8的利益权

——宫崎正胜著,朱悦玮译《航海图的世界史》

材料二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的联邦法定节日“哥伦布日”,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到达美洲大陆。但它也是最具争议的节日之一,很多人对这一“日”提出了不同的命名并阐发了不同的含义,如有美国人将这一天称为“原住民日”;而委内瑞拉则把这一天叫做“原住民抵抗日”。


(1)材料一反映出哥伦布远航的动机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2)请给材料二中这一“日”给出你的命名并加以说明。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往美洲和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而且规模愈来愈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材料二: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通往美洲和印度的航路它们分别是由谁发现的?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哪些?
(3)有人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021-04-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长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2)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科技革命,并指出两次革命中最突出标志。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成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已具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一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是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开辟新航路所具备的客观条件。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开辟新航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始。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最遥远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工业的发展,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从整体史观分析其影响。
(2)比较材料二、三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

9 . 注重时序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2003年人教大纲版高中历史教材与最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都是按照历史时序进行编排。

从表1到表2,时序阶段划分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处明显不同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00年至18世纪,大西洋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因为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所以它们进口各类必需品,如谷物、鱼、布匹和金属制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支及其他金属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情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主要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新经济”飞速发展,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全球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分解、分离的整体,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

——摘编自韩西林《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500年至18世纪大西洋贸易不断扩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表现。
2021-07-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