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7世纪,美洲的玉米在伊比利亚半岛推广开来,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并传入各欧洲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开辟与物种交换B.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C.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D.欧洲饮食习惯的变化
2 . 下图是“物种大交换”示意图,其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改善了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促进人口增长②推动了农业和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对外贸易
③高产的粮食作物是早期洲际贸易的主要商品④直接推动了欧美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 . 马铃薯于16世纪中后期从美洲传入爱尔兰,到17世纪末,“醋蘸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养活了大量的爱尔兰人。同一时期,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逐渐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种类繁多,风格迥异。此现象可以佐证(     
①世界联系的加强②洲际物种的交流④生态环境的恶化③贸易中心的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物种交流,美洲印第安人因此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但同时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如天花等。美洲也向世界食品作物库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该现象可说明(       
A.人们日常饮食结构渐趋合理B.推动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价格革命冲击世界传统市场D.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得以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生以“火鸡的故事”为案例,通过分析解读得出了以下观点。其中,较为合理的表述有
约1500年西班牙人在委内瑞拉见到印第安人饲养的火鸡,作为观赏禽鸟带回欧洲。帕修甫主教指示从新大陆返航的每艘船必须带回10只火鸡,雌雄各半。
17世纪上半叶欧洲改良版的火鸡品种被引入北美;1621年移民在传统丰收庆祝日时烤火鸡以感谢上帝和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据说这是第一个感恩节。
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是全国性节日。烤火鸡成为感恩节大餐上的标配。
①观点一:“新大陆”——新空间新视野
②观点二:双向交流——在新旧大陆之间
③观点三:统一战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
④观点四:长期共存一北美地区实现了文化认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