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关于玉米传入我国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这折射出(     
东南海路传人说先经欧洲传到菲律宾,后由葡萄牙人或在菲律宾等地经商的中国人经海路传入中国
西北陆路传人说从西班牙传到麦加,再由麦加经中亚,西亚引种到我国的西北地区
西南陆路传人说先从欧洲传到印度,缅甸等地,再由印度,缅甸等地引种到我国的西南地区
A.亚欧大陆之间的联系增强B.传统商路推动了玉米传入
C.人们对粮食作物缺乏认识D.高产作物促进了人口增长
2024-05-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哥伦布于1493年首次把甘蔗带到北美洲,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甘蔗产业极其成功。后来,甘蔗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脚步,进入菲律宾和太平洋群岛,此后蔗糖进入千家万户这一变化(     
A.反映出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B.促进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快速发展
C.是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兴盛的结果D.说明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3 . “地理大发现后,在欧洲市场几乎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千奇百怪、闻所未闻的货物和许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品种,这些作物经欧洲殖民者传播到世界各地。”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传播了工业文明的成果B.极大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C.促进了世界的物种交换D.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 . 16世纪以来,天花在美洲肆虐,造成美洲2000万~3000万人病亡,也有人估计病亡人数可能达到了8000万。鉴于此,历史学家称天花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者”。天花在美洲肆虐主要体现了(   
A.全球化的负面影响B.人口迁移的危害
C.食品安全的重要性D.殖民主义的罪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荔枝原产于中国。1583年,在印度的葡萄牙人对荔枝已有记载。1637年,英国旅行家蒙迪在澳门品尝过荔枝。1810年后,葡萄牙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这说明了(     
A.洲际间饮食习惯同化B.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
C.宗主国经济结构改变D.殖民扩张影响物种交流
6 . 明末山东人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说:“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穗苞如拳而长,须如红绒,粒如芡实大而莹白。……旧名蕃麦……一名玉蜀黍,一名玉高粱,一名戎菽实,一物也。”上述粮食作物的原产地是(     
A.南亚B.西亚C.美洲D.非洲
7 . 15世纪前欧洲人仅把棉织品用作装饰品、桌布等,从16世纪开始,印度实用、舒适、色彩斑斓的棉纺织品源源不断运到欧洲。到17世纪中期,印度莫卧儿帝国生产了占世界1/4的棉纺织出口品,年获利甚至达到数百万两白银。这可以用来佐证(     
A.海路贸易得到蓬勃发展B.印度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C.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D.欧洲产生价格革命的根源
2023-01-05更新 | 1952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伴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来的征服战争及殖民统治,拉美土著人口濒于灭种,并引发了流向拉美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浪潮。这一迁移潮流(     
A.推动了不同种族的交融B.阻碍了美洲的社会进步
C.削弱了欧洲文化的影响D.源于欧洲工业革命要求
9 . 在美洲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3种外来植物,但1个世纪后,就有了91种外来植物,其中欧洲植物占了当地总植被的一半。1877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带,有153种不同的欧洲植物,50年后,潘帕斯草原上只有1/4的植物是原生植物。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美洲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改变D.各洲文明双赢的契机
10 . 咖啡由原产地非洲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
时间传播过程
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
15世纪传播到欧洲
17世纪中叶后传播到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
18世纪传入拉丁美洲
据此可知
A.物种交流集中于彼此邻近地区B.物种交流提高了各地的抗饥荒能力
C.商贸活动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D.经济作物传播速度比农业作物要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