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以后,澳门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

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这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它不再局限于东北亚或东南亚,而是越过大半个地球,由亚洲通向美洲的远程贸易,这就是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沟通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葡、西两国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因此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一银对流。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无疑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

——摘编自《文明的彷徨-晚明历史大变局》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各国既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又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中外历史纲要》(下)(201912月第1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权威统计,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 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 000吨,其中有31 000吨运往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发生了哪些改变。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不能照抄材料)。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04-14更新 | 62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2021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高一历史单元练习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3 . 据黑人著名历史学家W·E·B·杜波依斯估计,被殖民主义者从非洲贩卖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奴隶,16世纪为90万人,17世纪为275万人,18世纪为700万人,19世纪为400万人,共计约1500万人。这一统计数据(     
A.全面揭露了殖民主义者的罪恶B.佐证了三角贸易对非洲的危害
C.肯定了黑人奴隶对美洲的贡献D.反映了黑人奴隶被贩卖的过程
4 . 15至16世纪,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主要由于(  )
①海上航路的扩展 ②世界人口迁移 ③世界物种交流 ④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0-03-07更新 | 48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2021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高一历史单元练习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外贸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近代以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从雏形到最终形成,极大促进了世界各地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纵观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可以说是限制、防范多于鼓励、支持。早期的朝贡贸易偏重政治利益。中期以后,外国货品免税政策虽然改为按比例征税,倭寇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由于不堪滋扰,明朝的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到了隆庆、万历年间再度开海以后,外国商船来华已不受限制,基本是往来自由,只要按比例纳税后便可入市交易。由于来华外商必须通过官牙行的中介才能进行买卖,不可以与民间商人直接交易,因此这还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贸易。……明朝末年,口岸的执法官员在贸易过程中恣意抽税,对中外贸易的正常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民间私人海外贸易的开放也只是在禁而不止的情况下采取的被迫措施,并且限制颇多,根本谈不上支持和鼓励。这与当时西方国家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

——摘编自刘隽永《明清两朝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

材料二   马尼拉(菲律宾)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 -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西班牙人致力发展对中国的贸易,(中国商人先把商品卖到马尼拉)他们把中国商品从菲律宾运往墨西哥。马尼拉大帆船运来了中国的生丝、绸缎,它们质量精美、价格低廉。1600年,西班牙当局对当地的养蚕业加以限制,断绝了本地蚕丝的供应,源源不断输入的中国生丝,成为墨西哥工厂的原料,遍销西班牙本土及其殖民地,深受欢迎。……18世纪,垄断性的大帆船贸易走向衰落,1815年西班牙国王废除此项贸易。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对外贸易的特征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明朝对外贸易相比,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外贸易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