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启蒙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复古为解放”的形式;另一种是反传统的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无论是“复古”的形式还是反传统的形式,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土壤进行“随心所欲地创造”,但又都必须和应该达到改造传统、开创新的时代精神的目的。

——摘编自汪澍白《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说讨论会论文选上·启蒙运动的曲折道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李大钊与史学研究】

材料   李大钊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之一,在阐释、传播唯物史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16年,李大钊曾撰写《民彝与政治》一文,认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后来,他还写了《庶民的胜利》《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法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只是那直接,间接,或多,或少,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他们所以牵入这竞争中的缘故,全由于他们自己特殊经济上的动机。”。1920年,李大钊撰写《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指出“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

阅读材料,任选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史事(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运用材料中李大钊阐释的唯物史观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旅行”一词首次出现在英国天主教神父理查德·拉塞尔斯的《意大利之旅》一书中。与大学所提供的学院式教育不同,“大旅行”期望受教育者在跨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我完善。历史学家吉本也认为传统绅士的教育是在海外旅行中完成的。16世纪中期,受“学以致用,服务国家”的新教育观念的影响,英国贵族纷纷赴欧洲大陆,特别是意大利游历。17世纪,对那些希望在政府机构和外交部门谋取职位的年轻人来说,大陆旅行的教育功效已经稳固地确定起来。从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至1793年英法关系恶化前是欧洲“大旅行”的黄金时期。

——摘编自付有强《英国人的“大旅行”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的游记作品是历史学家了解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权威资源,尤其是记录欧洲人海外旅行经历的作品不胜枚举,例如刘易斯与克拉克受杰斐逊总统委托横穿北美大陆后写下的探险日记,法国托克维尔访问美国后撰写的报告,达尔文探访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记录……这些作品传达着发现新事物的喜悦,表现出对科学的强烈自觉意识。同时期,赴欧洲旅行的海外游客数量也在增多,他们把见闻记录下来,讲述给自己的同胞,其中有中国的使节、日本大臣、印度和北非学者等。

——摘编自《世界的演变:19世纪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英国“大旅行”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游记作品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2023-02-04更新 | 316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外国
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8-19更新 | 2138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变(节选)

中世纪
515世纪)
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被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文艺复兴
1416世纪)
最根本的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在相信普遍人性的同时,也时常强调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审美趣味随时代、民族和人情风俗而变化

——摘编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任意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许多剧院不断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戏剧。据统计,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戏剧在英国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由此可以看出(     
A.意大利的戏剧艺术水平高超B.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
C.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D.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
2022-07-14更新 | 5226次组卷 | 40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文艺复兴时期,富有者的精神常常限于矛盾的困境,他们一方面积极追求有意义的尘世生活,同时又对自己不能遵循宗教要求奉行虔敬守贫的生活而自责。为了求得内心的平静,富有者通过馈赠财产、兴建教堂、举办慈善事业以表示对来世的关心。这一现象
A.体现了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B.说明了人性与神性紧密结合
C.印证了世俗与宗教的同一性D.突出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大学先后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在意大利,来自希腊的一批拜占庭学者在大学讲授古希腊的语言和文学课程,激发了意大利学生对古希腊学科的巨大兴趣。1530年,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成功地说服国王在巴黎建立一所新的教育机构——法兰西学院,设立一系列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和哲学等教授讲座,还开设算术、医药和东方研究等课程。在16世纪的德国大学里,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开始研究优秀的文学,人文主义学科的课程分支增加了,很多知名大学的文科课程都接纳了人文主义的学科。在英格兰,1490年,格罗辛开始在牛津大学讲授希腊语言和文学,奠定了牛津古典研究的坚实基础。1540年,国王亨利八世在牛津和剑桥设立钦定教授席位以教授神学、民法、医学、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同年,剑桥成立圣三一学院,以宣传人文主义精神为宗旨。经过文艺复兴,欧洲大学引入了人文主义的"新知识",这些新知识最终导致了大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变革,带动了整个大学的变革。正是文艺复兴,将科学从千余年沦为神学婢女的情况下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为大学最终引入自然科学和确立科学研究的职能创造了条件。而且,从那时起,大学一直致力于寻求一种核心的普通教育,从而把许多专业化的课程统一起来,并从整体上服务于人类的需要。

——摘编自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大学变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大学发展的意义。
9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的西方既不像17世纪那样是一个充满了怀疑态度和经验气质的时代,也不像18世纪那样是一个富有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的时代,而仍然像中世纪一样是一个崇拜权威的时代,只不过把崇拜的对象从中世纪推向古代罢了。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觉醒B.当时英国科学成就辉煌
C.意大利文化呈现深沉的理性精神D.西欧基督教的权威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有人直言不讳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死亡迫临时会与教会和解;大多数学者虽痛感教皇的罪恶,但还是乐于接受教皇的聘用。这些现象说明
A.文艺复兴的发展依赖神权庇佑B.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
C.文艺复兴时学者缺乏虔诚信仰D.当时知识分子尚未真正觉醒
2021-05-14更新 | 812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