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作为一种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奢侈消费的前提是社会财富的增长以及展示人性欲望和需求的可能与自由,而近代早期的意大利最早实现了这两点,并成为近代欧洲奢侈消费最为发达的地区。据材料可推断出当时的意大利地区(     
A.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B.较早冲破了传统宗教观念束缚
C.率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成功地实现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2024-03-03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简要评述恩格斯关于文艺复兴的观点或者从中抽取部分语句形成观点并做评述。(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或者自行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以丹麦12世纪的一个复仇故事为主题,塑造了一个热爱人民也为人民爱戴的形象——哈姆雷特。作品揭露宫廷的仇杀,指出这是一个“整个时代脱榫”的问题,整个世界成了一座监狱,纵有重整乾坤的愿望,但已力不从心。该作品(     
A.再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B.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具有的革命热情
C.揭露了封建势力尤其是教会的腐败
D.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54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英国通过《王位继承法》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法国颁布《人权宣言》法国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莎士比亚发表《哈姆雷特》体现了人文主义道德观念
D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A.AB.BC.CD.D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外国
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8-19更新 | 2134次组卷 | 49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9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许多剧院不断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戏剧。据统计,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戏剧在英国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由此可以看出(     
A.意大利的戏剧艺术水平高超B.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
C.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D.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
2022-07-14更新 | 5222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6世纪英国剧作家和诗人克利斯多夫·马洛借助主人公浮士德博士之口宣告:“我要让他们(指新的科学知识)飞到西印度去搜取黄金,到大海去打捞珍珠,让他们到新发现的大陆的每个角落,寻找鲜美的水果和高贵的珍馐。”据此可知,克利斯多夫·马洛
A.主张利用武力对外扩张B.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C.开创了地理大发现时代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