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流行“袴褶服”,劳动人民将袖口部分逐渐收紧,形成了窄袖衫、小口裤等样式,从此中华民族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普遍推广开来。北魏建立政权后十分重视服饰礼仪的作用,从拓跋珪到孝文帝,逐渐将其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改穿农耕汉服。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的服饰在民族杂处和商旅往来中汇聚,各种文化传播也为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当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的现象。这些服饰元素,成为唐代及后世中华集体记忆可视性符号之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江冰《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论略》

材料二   在近代,女式服装的西化比男式早。在鸦片战争前后“上海女界喜效夷装,衣必袒购露臂,裤必长不及膝,袜必长统,履必高底,其形式介于华夷之间。在染欧化之沪人视之固觉时髦然使骤入守旧派目中,其不诧为妖孽也希”。这些追赶新潮的上海女性成了领导近代中国女性时装潮流的先行者。追求新奇的潮流同样反映在男装方面。洋泾浜一隅,五方杂处,服色随时更易,商绅及其子弟、一般市民,乃至仆隶佣人中都不乏追踪时尚者。戴墨镜、口衔洋烟,无论晴雨都带把洋伞,成为官商士庶的特定时装,一时相习成风,恬不为怪。

——张敏《试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近代欧洲服装根据不同的特征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曾以夸张而膨胀的外观来表现人性的复苏;巴洛克时期的服装进一步突出感官效果,将服装引入现实的自由生活;至洛可可时期,以女性为中心,袒胸与夸张的撑裙证明了现世的享乐主义的泛滥。服饰流行的中心不再局限于以意大利为中心,呈现西班牙风、德意志风、法国风、波兰风等,地区风格之间时兴时衰。工业革命后,服饰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个阶层由于自身需要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

——摘编自徐思民《西方服装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服饰变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欧洲服饰演变的趋势。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化发展的认识。
2024-03-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三)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意大利很多城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摒弃了对《圣经》的研读,新开设了读写、算术、逻辑学、哲学以及体育等课程。另外,为了适应城市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有些地方还开设了商科等课程。这表明当时意大利(     
A.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变革B.教育开始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C.教育已摆脱宗教的束缚D.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7日内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展,但当时的戏剧也对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例如,在悲剧《奥瑞斯特斯·复仇神》中,女神雅典娜警醒人们切勿挑起公民之间的对立.导致城邦一再陷入内斗。在《请愿妇女》中,外邦传令官谴责雅典民众在公民大会议事时鲁莽成性,经常在情绪驱使之下投票决议发动战争。在喜剧《马蜂》中,雅典陪审员被比喻为成群结队的马蜂,他们往往被“煽动家”蛊惑,不问案情原委便要判人重刑甚至死刑。

——摘编自王焕生等编译《古希腊悲喜剧全集》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辉煌的文学形式是戏剧。它原先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早期其情节很短,演员是业余的。至16世纪下半叶,戏剧迅速发展,演出场地也从教堂搬到剧场,并出现了职业演员。此后,剧场成为伦敦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剧院吸引着国内外的观众,历史剧和爱情剧取代圣经故事,成为主要题材。在当时戏剧首先属于商业行为,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其次才是一种艺术形式,剧作家的初衷只是取悦于观众。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戏剧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2)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变化趋势。
2024-04-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等校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展,但当时的戏剧也对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例如,在悲剧《奥瑞斯特斯·复仇神》中,女神雅典娜警醒人们切勿挑起公民之间的对立,导致城邦一再陷入内斗。在《请愿妇女》中,外邦传令官谴责雅典民众在公民大会议事时鲁莽成性,经常在情绪驱使之下投票决议发动战争。在喜剧《马蜂》中,雅典陪审员被比喻为成群结队的马蜂,他们往往被“煽动家”蛊惑,不问案情原委便要判人重刑甚至死刑。

——根据王焕生等编译《古希腊悲喜剧全集》整理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辉煌的文学形式是戏剧。它原先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早期其情节很短,演员是业余的。至16世纪下半叶,戏剧迅速发展,演出场地也从教堂搬到剧场,并出现了职业演员。此后,剧场成为伦敦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剧院吸引着国内外的观众,历史剧和爱情剧取代圣经故事,成为主要题材。在当时戏剧首先属于商业行为,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其次才是一种艺术形式,剧作家的初衷只是取悦于观众。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清朝实行“湖广填四川”时,高腔、皮黄、梆子等戏曲声腔也随之入川。当时四川“大约西人用秦腔,南人用昆腔,楚人土著多曳(弋)声曰高腔”。但随着移民后代的原籍意识逐渐消融,形成一个以高腔为主、五腔并存的大剧种——川剧。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川剧各戏班、剧团要求艺术革新的民主思想日益浓厚,兴起了以穿戴时装、演时事为特点的川剧时装新戏。抗战爆发后,川剧界编演了《枪毙韩复榘》等大量直接反映抗战事迹的时装新戏。自20世纪初到40年代,川剧舞台上总计演出过400多个时装新戏剧目,有力推动了川剧的变革。

21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倡导和资金支持下,川剧院团本着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川剧艺术的目的,免费将优秀剧目送到校园演出,教授中小学生学习川剧表演、打击乐。不少学生看完戏后,对川剧产生了兴趣,感叹传统川剧的博大精深。各院团还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川剧进社区活动,以名家名段演出惠民,满足了社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了社区居民共创和谐社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根据杜建华《川剧史话》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戏剧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以及在新世纪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024-04-09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3月抽样统测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一带兴起,16世纪左右扩展到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大西洋沿岸国家,内容也延伸到机械、数学等文艺之外的领域,还与宗教改革运动相互影响。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各国之间文化联系加强
B.新型经济成分不断发展
C.政治变革成为主流思潮
D.文化繁荣促进思想解放
2024-03-24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下·甘肃·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但当时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于是他们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古典文化中寻找斗争武器,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艺复兴把主要的斗争矛头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人文主义者一是用各种方式去赞扬人性的伟大,歌颂人的价值,提倡人的尊严;二是大力鼓吹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并把这种观点作为同教会禁欲主义进行斗争的手段;三是针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大力宣扬知识的作用和人的全面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他们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反映了人文主义世界观和新的思想。

材料二   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时期的启蒙运动,为推翻旧制度,资产阶级发起了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主张反对封建,集中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他们的目的一方面要消灭专制主义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打倒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另一方面建立起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根据人的理性来思索和判断世间事物。在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领域取得较大成就,但最为突出的是在政治学领域,按照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阐明经济自由、政治平等及国家机构、政体、法制等方面的要求和主张,如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提倡开明的君主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对整个世界都有重大影响。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翠敏《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发生这些重大转折的共同影响。
2024-03-2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世界,却在近代落后于历史潮流,值得深思。

材料一


材料二   在约500年至1500年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不发达地区。与中国比较,这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放慢自身发展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反映的城市风貌出现在(     
A.7—8世纪B.11—12世纪C.15—16世纪D.17—18世纪
(2)该城市位于今天中国何处?在下图中确定其大致 地理位置。

A1             B2              C3              D4
(3)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近代的开始”。为证明该观点,某同学梳理了宋朝相关历史。请帮助他,将梳理的典型史实填入表格相应空格中。(用字母表示)
A儒学复兴       B经济重心南移        C崇文抑武       D三大发明成熟
E佛道流行       F江南初步开发        G儒学独尊       H西学之风渐盛

宋朝年间典型史实

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持续发展;①等
政治稳定实行②政策;中央集权加强
民族融合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深
文化昌盛宋词繁荣、③、④
(4)15世纪以后中西方历史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中国越来越“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困扰。参考下表范例,完成空格内容填写。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发展趋势比较

领域

东方西方

经济

①经济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工业国家转变

政治

开疆拓土版图奠定;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逐渐确立②

思想文化

理学主导,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历经文艺复兴、③等洗礼,人文主义、理性勃兴

对外政策

海禁、闭关锁国,几与世界隔绝

总体趋势

逐渐落后以致挨打逐步迈向现代化

2024-03-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上海专用)
8 . 对中世纪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解读有误的是(     
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
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13年但丁《地狱》《炼狱》完成问世。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得七纪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
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
A.城市商业发展,有利于赢得城市自治B.多国王权强化,奠定了民族国家基础
C.文艺作品问世,创立了人文主义思想D.11至15世纪,蕴含着社会转型趋势
2024-03-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5世纪开始,儿童玩具或游戏的场面频繁地出现在西欧宗教肖像画当中。其中很多绘画直接表现童年耶稣游戏的场面,他的玩具有陀螺、风车、木马等。这反映了当时(       
A.宗教改革成为历史趋势B.儿童游戏受到宗教束缚
C.理性主义影响艺术创作D.人文主义思想逐步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时,老师要求本课学习要注重“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并提供了“人文主义”“资本主义”“民族主义”三个探究主题。

请你按老师要求任选一个主题,就本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四个子目阐述其内在关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