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均将美等同为和谐,而和谐的内部结构即为对称、均衡和秩序。16世纪中期、意大利的造园活动兴盛,而园林作为建筑构图的延续,其布局自然而然地被几何等数学关系所影响,体现出构图的明确、比例的协调和形式的匀称。这体现出(     
A.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广泛影响
2022-11-30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清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就某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一学者提到“它们不是以抽象思维方式,而是以形象思维方式,首先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并非人类的救世主,又不是半人半神的怪物,也不以超人式的传奇形象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更喜欢以普通人的身份,以凡夫俗子的形象去表现自己的情欲与物欲。他们的行为不但缺少英雄主义气概,甚至连正人君子也不屑去做。他们重情更甚于重理,重欲又甚于重情。”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     
A.体现人文主义的追求B.反映浪漫主义的取向
C.是现实主义的关注D.是现代主义的表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4—15世纪,意大利地区攀比成风,为女儿准备像样的嫁妆成为各阶层家庭的沉重负担,新郎家族也要为新娘准备奢华的服装和珠宝首饰等彩礼。1420年,威尼斯颁布禁奢法令,对嫁妆和彩礼等方面进行了限制。该法令的实施
A.降低了当地的结婚率B.背离了人文精神
C.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D.有利于资本积累
2022-03-16更新 | 128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5世纪意大利人维斯帕香诺在《十五世纪名人传》中,记载了106位名人,包括教皇和君主6人,红衣主教、大主教和主教45人,政治家20人,作家33人,其他2人。对人物介绍一般交代身世、出生环境、幼年教育、青年时代的活动和性格形成、去世和影响,着重描述其成就和遭遇。作品表现出
A.对教权政治主导地位的认同B.崇尚和提倡个性的人文精神
C.继承和弘扬希腊文化的思想D.对天主教会文化垄断的不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泰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感官的诱惑太强,幻象的波动太迅速……一有机会,平时聚集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和法律组成的堤岸全部冲倒。”由此来看
A.文艺复兴运动注重感性的表达B.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反对一切法律
C.文艺复兴运动形成全社会浪潮D.文艺复兴对个人主义的过分推崇
6 . 与12至13世纪的欧洲人不同,中世纪后期欧洲人重视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形成了一种理想:成为“通才”,即通过个人天赋和后天努力通晓各种领域的知识并获得名望的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人
A.崇尚自由民主B.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关注个人价值D.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2021-06-01更新 | 724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的西方既不像17世纪那样是一个充满了怀疑态度和经验气质的时代,也不像18世纪那样是一个富有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的时代,而仍然像中世纪一样是一个崇拜权威的时代,只不过把崇拜的对象从中世纪推向古代罢了。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觉醒B.当时英国科学成就辉煌
C.意大利文化呈现深沉的理性精神D.西欧基督教的权威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有人直言不讳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死亡迫临时会与教会和解;大多数学者虽痛感教皇的罪恶,但还是乐于接受教皇的聘用。这些现象说明
A.文艺复兴的发展依赖神权庇佑B.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
C.文艺复兴时学者缺乏虔诚信仰D.当时知识分子尚未真正觉醒
2021-05-14更新 | 81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A.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B.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D.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2021-04-29更新 | 870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在14-15 世纪的欧洲地方文学中,以传奇故事为代表的古老题材继续受到欢迎,不过那种文雅的传统逐渐被淡化,作家们更多奉行一种颇为坚毅且富有主见的现实主义,他们对社会中等阶级的关注丝毫不逊于对王公贵胄的注意。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古典文化获得时代新生B.文学作品去除封建神学色彩
C.人文主义观念全面普及D.机器工业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