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024-03-27更新 | 192次组卷 | 117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五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文艺复兴后期,蒙田在《论经验》中写道:“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我们寻觅别的条件,因为我们不会利用自身的条件……我们踩高跷是白费力气,因为在高跷上也得靠自己的腿走路。坐上世界最高的宝座也只能靠自己的屁股。”蒙田强调(       
A.理性是认识真理的武器B.对人的尊严和价值肯定
C.唤醒广大民众内在良知D.破除人类对神灵的崇拜
2024-03-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6世纪,意大利学者瓦拉认为,虽然上帝能够预知人将来的某些行为,但是那些行为是在人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而非在上帝强制下发生的。这一思想(       
A.否定了基督教神学思想B.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C.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迎合了新兴革命运动需要
2023-12-15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知识就是力量,人需要通过自我能力的展现来完成历史”的信仰。这种信仰认为,人是有尊严的,人类的不完善性完全是因为缺乏学习和知识的缘故;人不仅具有人格尊严,还具有自己的意志和能动性,可以自由选择、自由行动。这种信仰(     
A.反映出人类理性意识的萌生B.表明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
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D.说明人的价值受到普遍重视
2024-03-03更新 | 43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者,他们“强烈抨击教会的腐朽、统治者的残暴,反对禁欲主义,追求自由、理性、尊重知识,歌颂人的价值,歌颂现实生活”。下列人物属于这批人文主义者的是(       
A.拉斐尔B.彼特拉克C.莎士比亚D.米开朗基罗
2023-11-20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世纪时期,游戏被视作肉体与精神的放纵,使儿童沉湎其中、道德败坏,应当被禁止与约束。15、16世纪时,教育家认为儿童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游戏、骑马、跑步和所有流行的体育锻炼。儿童游戏的场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欧的宗教肖像画中。这主要是因为(       
A.宗教改革在西欧的扩展B.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C.绘画技术有了较大进步D.人的价值与地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3—14世纪欧洲某文学家提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它的本分工作是不断行使其智力发展的全部能力。人的智力发展甚至比天使还强,具有智力的强者生而治人。”这一主张(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反映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
C.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D.有利于新教思想的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4到16世纪,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革命提升匠人社会地位B.人文主义主张尊重人的价值
C.西方封建制度已经彻底瓦解D.新航路开辟致全球市场扩大
2023-05-18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地区2023届港澳台侨学生高三一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2023-07-10更新 | 328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基督教诞生后的1500年里,其教义长期把劳动和财富看成是一个消极的因素。宗教改革后,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拣选某人得救的迹象可能就包括一个人在世俗职业上的成就一上帝的护理使其成为可能。于是,勤奋工作和物质成就会受到赞许。中世纪的隐修生活被弃绝,取而代之的是在世俗世界符合上帝旨意的奋斗。这说明(     
①西方新教伦理出现了对财富态度的转变
②人的价值立场和取向影响人的行为
③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人们态度的转变深受自由主义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5-27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