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024-03-27更新 | 178次组卷 | 117卷引用:海南侨中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理科历史期末测试模拟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指(     
A.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起来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它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2022-08-02更新 | 122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
(2)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材料二与材料三存在哪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的内涵?
4 . 十三世纪前后,西欧活跃着一批异端教派,他们都在讨论人与上帝的关系。阿诺德教派猛烈攻击教会腐化和神父、修士的恶行,卡塔尔派提倡“保持基督纯洁”,韦尔多派则主张“回归贫穷教会”。这说明当时
A.天主教会权力走向衰落B.人们自我意识增强
C.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  )
A.没有完全摆脱神学的束缚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6 . “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是由15世纪的知识分子创造,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时代代表了继“黑暗时代”即他们所称的中世纪之后古典文化的再生。这一解释直到19世纪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今天的历史学家已经不再认为这是中世纪的漆黑一团和文艺复兴的炫目明亮相对立的一个时期。事实上,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表现得非常明显。由此可见
A.“文艺复兴”乃创造出来,实际并不存在
B.历史术语是为研究而创造,都具有片面性
C.延续与变迁是历史的两面,研究不可偏废
D.看清历史面貌需时间积累,后世认识更准
7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2019-11-04更新 | 23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顺德勒流中学高二上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8 . 材料: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社会的大变动时期:从16世纪起,英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猛发展,对外殖民扩张开始,圈地运动方兴未艾,封建制度、封建经济正在解体。与此同时,封建势力的专制腐朽、新兴资产阶级的贪婪自私,都给人民带来灾难,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一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在它的发源地

——意大利开始衰落。

而在英国,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给资产阶级打开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促进了文艺复兴高潮的到来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流行。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又者的理想,是要造就全面发展的、在肉体和精神本质的表现上都同样优秀的人。人文主义文学更为激进,不仅反封建,而且对资本主义也有所批判,对劳动人民则抱着深厚的同情。莎士比亚正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繁荣阶段的杰出代表。

——《世界中世纪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这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这一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特点。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人每云帝王当举大纲,不必兼综细务。朕不谓然,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谨,即贻百年之患……但天下大权当统于一,神器至重,为天下得人至难,是以朕垂老而倦倦不息也。”

——《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我们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公民政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1620年《“五月花号”公约》

材料三   到16与17世纪,反对无限君权的“权限说”崛起后,宪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被认为是一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法律文件。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


(1)材料一、二的社会(国家)治理理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分析造成治理理念不同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制政府权力的思想主张。结合17世纪的英国史实,简要分析“权限说”对近代英国宪政的影响。
10 .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达••芬奇          ⑤伏尔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
2019-01-30更新 | 105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