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文艺复兴的原因及实质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及其代表人物,概述启蒙运动对欧美的深远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中世纪,对自然界进行过多研究基本上是不被允许的。而在人文主义者看来,既然自然界是上帝的作品,那研究自然界同样可以达到赞美上帝的目的。它使学者们从“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个天使”之类的烦琐争论转向了对自然界的实际探索。这一转向(     
A.提高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地位B.助推了科学革命的兴起
C.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3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它导致了凌驾于欧洲世俗权力之上达千年之久的基督教会的分裂,从而为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在信仰中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这样就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内心的事情,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宗教宽容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背景,这种新时代背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并最终汇聚成启蒙运动的澎湃洪流。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弘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及精神内核,列举两位与薄伽丘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结出的“世俗之果”。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的表现。
2022-09-3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世界时间与文明进步】

材料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依据他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相反,它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时间大挪移”的概况。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时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

史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分别是什么?
(2)启蒙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2022-07-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文艺复兴理直气壮地承认人性的合理性,热情而坦然地享受现世生活;宗教改革追求真正的内心圣洁和精神自由而无需拘泥于外在的宗教形式。两者都体现了(     
A.对人本身的关注和肯定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C.提倡思想自由D.批判宗教神学
7 . 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被认为是“人”的发现。随后的新航路开辟,则被认为是“世界”的发现。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使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022-07-17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发生在这一“黄金时代”的典型事件是
A.科学革命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泰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感官的诱惑太强,幻象的波动太迅速……一有机会,平时聚集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和法律组成的堤岸全部冲倒。”由此来看
A.文艺复兴运动注重感性的表达B.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反对一切法律
C.文艺复兴运动形成全社会浪潮D.文艺复兴对个人主义的过分推崇
10 . 到1480年,德意志、法国、荷兰、英国、西班牙、匈牙利和波兰的主要城市都已成功地建立起印刷出版机构。据估计,至1500年,这些出版机构已印刷了4万种、600万至1500万册书籍,超过罗马帝国陷落以来欧洲各国书籍出版的总和。据此可推知
A.印刷术的进步催生了文艺复兴运动B.中国印刷术直接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
C.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D.中西科技文明相互融合推动世界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