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探索文物中的古代文明“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和“心影传神——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馆藏作品展”于2022-2023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材料   图①古罗马青铜雕塑“胜利之翼”用小刀精雕细刻而成。它是胜利女神像的一部分,古罗马雕塑家喜爱的这一题材延续至近代欧洲。图②《拉斐尔自画像》(1504﹣1506)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为“美术三杰”。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图①和图②的史料类型和价值。
2023-08-06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选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史料记载,蒙娜丽莎是当时佛罗伦萨银行家佐贡多的妻子。为了创作《蒙娜丽莎》,达·芬奇首先研究佐贡多夫人的心理,其次是勾勒素描,并进行数学计算,最后才动笔。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情感,达·芬奇曾经请到了钢琴师为她演奏,丑角为她表演。《蒙娜丽莎》的创作反映了作者(     
A.探索自然客观规律B.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C.追求现世幸福生活D.反对蒙昧迷信与专制统治
2024-02-29更新 | 523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荷兰地区的风俗画形成于15、16世纪之交,受到人们的喜爱。康坦·马西斯为风俗画的创始人之一,他开创了尼德兰风景画家与人物画穿联合创作的先例。昆丁·马西斯本来也是一位宗教画家,后来才慢慢转向风俗画,而这幅《银钱兑换商夫妇》则被美术史家称誉为 “开辟了近代美术猫绘日常生活的先河”。《银钱兑换商夫妇》描绘的是安特卫普出现的金融 业务的最早商业形式——钱铺,它是银行的雏形。画中这一对夫妇,男的是钱铺掌柜,他正在用戥子称金银,女人悠闲地翻着画册,眼睛却注意着丈夫的活动,这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生活的一个侧面。在桌面上有一面凸镜,镜内照出这个房间长方形的窗子,透过窗户还可以看见街上的房子与树林。

该图有多个版本,最早的版本(左图)是尼德兰杰出的画家马西斯创作于1514年的作品,题为《银线兑换商夫妇》,而另一幅(右图)只是该图的变体画而已,其作者估计是另一位尼德兰画家马林努斯··罗棉斯瓦莱,所谓变体画,是指画家对同一画题,用不同的构图、表现方式加以处理的作品,除最先或最主要的一幅外,具余的都可称作变体画、在印刷术不发达的时代,变体画的大量涌现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摘编自伊丽达等编著《图说西方绘画艺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德兰风俗画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解读《银钱兑换商夫妇》。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用图像史料进行史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2024·四川·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6世纪后期威尼斯流行的一首诗歌里,叙述了一位名叫尼科的平民穿着打扮非常讲究。他虽然只是一名在造船厂里给船甲板填缝隙的工人,但也向人炫耀曾身着天鹅绒披风,腰间斜挎把银质匕首,戴着各式戒指,在装饰豪华的家中享受生活。作为史料,这首诗歌可用于说明当时意大利(     
A.造船业领先于欧洲各国B.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社会生活摆脱宗教束缚D.海外扩张促使财富剧增
2024-05-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学研究

材料一   以下为郭小凌的《西方史学史》目录(部分)

第一章史学的起源

第二章古希腊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古罗马史学

第四章中世纪史学

第五章古典史学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第六章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1718世纪)

第七章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叶的西方史学

第八章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早期发展

第九章19世纪后半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史学   

笔记对应章节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史学的先驱。
·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古代的史料,积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初步按古典史家的方法和形式撰写史作。
①:第____章
·曾随拿破仑远征埃及的军队前往埃及考察。
完成了欧洲第一部对古埃及进行全面解说的著作《埃及描述》。
②:第____章
   ·普鲁士学派的产生,与历史学者出于爱国主义思想力挺普鲁士领导德意志统一的政治倾向有关。
·法国学者古朗治否定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的正面影响。
③:第____章

材料二   马克思于1818年,出生于德意志普鲁士的特里尔城,双亲都是犹太人。马克思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也是犹太人长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恩格斯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纺织资本家家庭,他与马克思一样有着共同的哲学素养,并曾在年轻时前往英国考察工人阶级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由两人共同研究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完善自己的历史哲学的过程中曾经对具体的历史课题进行过一些开创性的专门研究,写出《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农民战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大批史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

(1)下列内容为某同学阅读完书籍后做的部分笔记,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2)依据上述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相关因素。
2023-08-02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主观题汇编(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英国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包括《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在这些书中,培根把实验和归纳看作相辅相成的科学发现的工具。他看到了实验对于揭示自然奥秘的效用,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使用建立在充分实验基础上的归纳法。培根的归纳法强调系统分析,强调实证支持,对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培根认为,“归纳法是发现个体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制的工具,是获得支配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能起决定作用的形式的方法”。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认为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分子,即事物的简单性质。分子是有限的不变的,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它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最重要的特性,运动是有规律的,其形式是多样的。培根还提出并论证了诸如“凡已授予或按一定条件预定之物均不可再议其价值或补偿”“重大刑事案件减刑的条件不适用于民事案件”“与其任由违法犯罪逃脱制裁,宁可选择违背先例”等法律思想。

——摘编自朱庭光《世界历史名人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根的主要学术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培根获得主要学术贡献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描写:“一个最困苦、最微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可以永远抱着希冀而无所恐惧。”“当我们生下地来的时候,我们因为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住放声大哭。”该经典台词体现出,莎士比亚(     
A.重视经验的理性化思维B.强调独立思考自主精神
C.代表底层工商业者思想D.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2024-05-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开始建设公民共和国,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逐渐转变为民众广泛参与的政治运动,佛罗伦萨人民开始一系列“争取城市自由的斗争”。在佛罗伦萨与米兰的战争压力下,佛罗伦萨各个阶层上下一心,抛弃矛盾,一致对外。1428年,布鲁尼也在与米兰作战牺牲将士的葬礼上描述了佛罗伦萨公民的自由和美德。15世纪初开始,当彼特拉克的人文主义思想被移植到佛罗伦萨时,佛罗伦萨人文主义者便不再满足于中世纪“禁欲”的宗教思想和古希腊斯多葛学派“避世”的个人理想,开始追求人的积极生活和尘世价值。

——摘编自张琦《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的政治思想变革》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伦敦“充满盛景和表演,富含视觉象征,并提供一种几乎令人窒息的快乐与危险、荣华与肮脏、兴奋与恐惧共存的多样性”。在16世纪初,伦敦的产业结构开始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城市手工业为主转变,海外贸易的增加扩大了英国在欧洲甚至全球的影响力。虽然伦敦卫生条件和治安状况仍然很差,但参事议政厅仍坚持对城市管理施加影响,这座城市已经出现了现代性的萌芽。

——摘编自刘岩《文艺复兴时期的伦敦与英国戏剧的职业化》

材料三   培根在《新工具》中指出,虽然经过文艺复兴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洗礼,但伦敦好多大学“一切习惯、制度都是与科学的进步背道而驰的”,“在这些地方,一般人的研究只是局限于也可说是禁锢于某些作家的著作,而任何人如对他们稍持异议,就会径直被指控为倡乱者和革新家”。

——摘编自尚梦杰《英国欧陆游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4—15世纪佛罗伦萨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简析“伦敦出现现代性萌芽”所面临的时代环境,并从思想解放的角度简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7世纪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急剧变革,西方文化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出现了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的近代化转型。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确立了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文学、艺术、政治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新文化。宗教改革则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局面,实现了教会的民族化,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完成了对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的近代化改造。

——摘编自马敏、邢来顺《近代西方文化的转型之文艺复兴》

材料一   西方文化转型过程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观点在欧洲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传播,后来又在世界其他地区蔓延。但是它们所取得的这一切成就和胜利也是有代价的。有些代价虽然在当时表现不明显、不突出,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暴露在了社会面前。首先,“它毁弃了曾一度被实质性传统、基督教信仰以及对于祖先的孝敬、对家庭和其他机构中的权威的恭敬所占据的大部分领域”,并“头痛地发现了许多出乎意料的困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转型时期带给社会伟大进步和历史价值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的精神危机,引起了人们的信仰迷茫和对生存意义的失落。这种代价同社会转型时期剧烈变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变革的突飞猛进是密不可分的。

——摘编自李钢《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代价沉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西方文化转型”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清楚,逻辑严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西方体育观

时期体育思想
15世纪意大利的弗吉里奥是第一个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运用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家。他提出教育需要两根支柱:心智训练和身体训练。他强调青少年要有“支配的理性”和“顺从的身体”,建议应根据个人特点“恰当地选择运动”。他将竞争精神列为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品格,
16世纪马丁·路德认为“保持健壮的身体是每一个基督徒的天职,身体健康结实,才能从事生产劳动,才能救济和帮助贫困者。他说:“人们应该拥有高尚、有用的运动训练……因此,我赞成……音乐以及击剑、摔跤等骑士类的体育运动训练,它们不仅能够消除人们的烦恼,还能让人的四肢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18世纪卢梭非常重视身体的健康,不仅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理性发达的基础,而且是人生活幸福的凭借。卢梭认为:“为了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器官因为它是我们智慧的工具;为了尽量利用这些工具,就必须使提供这些工具的身体十分强壮。”卢梭非常强调健康的身体是人们获取知识、增强理解能力的、发展理性思维的物质基础。
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体育思想是在揭露资本主义推残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寻找促使工人身心全面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考察了人的发展与体育的价值。马克思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发现狭隘的劳动分工和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造成了工人及其子女身体的畸形和片面的发展。为此,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强调和突出了体育运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摘编自石龙《论西方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

根据如表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西方体育观加以阐释。
2024-05-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