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世纪后半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1077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材料二   16世纪中叶,德意志新教诸侯为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提出“教随国定”的谋策。此后不久,德意志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德国农民战争。战争期间,各地诸侯纷纷在自己的领地中建立起新教教会。德意志皇帝查理五世为镇压新教活动,于1548年制定法律,恢复天主教在宗教改革前享有的地位,同时又颁布“血腥诏令”对新教加以镇压。高压政策激起新教诸侯反对查理的战争,1552年,新教同盟诸侯打败了皇帝军队,并俘获了查理五世。1555年新教诸侯同盟迫使查理五世在帝国会议上与之订立了《奥格斯保和约》,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言明“在谁的领地,即信奉谁的宗教”,承认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享有同等权力,各邦诸侯可以自由决定本邦的宗教信仰。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诺莎之辱”所反映的中古西欧的社会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随国定”现象形成的原因。
2024-05-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下列事件符合文中“现代化”特征的是(       
A.法兰克王国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送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基础
B.英国议会讨论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
C.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指出君主应接受约束
D.德意志人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提出“因信称义”
2024-01-11更新 | 133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456年,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推动《圣经》的大规模印刷,此外《九十五条论纲》也得以大量印刷,迅速传遍德国甚至欧洲,让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印刷术的进步
A.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B.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
C.推动德国世俗化的迅速实现D.直接开启了理性王国的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