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布罗代尔的说法,从15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使“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不妨把认识和信仰的关系的变化,分成以下四段:

第一段(中世纪)认识是完全服从于信仰的,上帝决定一切,认识没有独立于信仰的功能。
第二段(中世纪后期)渐渐地,认识脱离了信仰。起先是不自觉地脱离,这个过程很长,像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这类科学家都是不自觉地使认识脱离信仰的。
第三段(16世纪)物理学和神学实际上分开了,马克思说笛卡尔搞物理学时是唯物的,讲神学时又是唯心的。列宁说莱布尼茨是通过神学接近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原则。马克思和列宁这样说,都是要说明,笛卡尔和他的继承者比哥白尼等更进一步使认识脱离了信仰。不过,他们也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
第四段(17-18世纪)比较自觉地把认识和信仰分开。就像康德所建议的,在大学里把宗教教育交给神学系,而另立哲学系“作为神学系的反对派”。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根据材料,指出15-18世纪欧洲思想革命进程中的一个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2023-12-27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是人类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实践史。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转变观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进步对社会的变迁起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社会大变革、大转轨和社会形态更替的时期,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在发动革命推翻旧的生产方式以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以前,往往先用与新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作为思想武器,发动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因此,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对社会向前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这种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梁敬升《论思想解放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现代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把资本主义社会自产生以来到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过程区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第一次革命在过去的400年里荡涤了统治人类大部分历史的以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生活。这次革命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以及17、18、19世纪的政治革命等。这次革命仍在进行中……”他所谓的第二次革命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兴起的消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第一次革命的兴盛时期。1844年之后,马克思通过整合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潮,描述了从中世纪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过程。

——摘编自仰海峰《马克思的社会转型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社会转型”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予以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西方社会岌岌可危,但又最终走出了这一局面。在具体分析西方是如何从危机中走出来之前,要先明确现代西方成长的三条基本线索,建立起西方近百年走向的基本框架:第一条线索是国家崛起,基本政治框架的重塑;第二条线索是社会崛起,新的二元结构形成;第三条线索是市场崛起。资本主义飞速成长。这三条线索不是齐并进的,它们有时合作、有时撕扯、相互缠绕、相互塑造,每条线索都存在几种不同的细分模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其实有很多种。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世界史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像艺术是文艺复兴的主调,宗教是宗教改革的灵魂一样,科学与哲学也就成为启蒙运动的神。从这个立足点来看,文艺复兴的确传承了欧洲心灵发展的主流,后来导出了启蒙运动;而宗教改革却溢出常轨,排斥理性,重新肯定中世纪的信仰。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选取材料中局部或整体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

人物贡献
彼特拉克《歌集》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卢梭《社会契约论》
贝尔发明电话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内在关联。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阐释。(要求:历史人物和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5-15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二十世纪晚期敏锐地发现,欧洲信仰天主教和新教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进而得出新教伦理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他认为发生在西欧的宗教改革原本是出自宗教动机,但新教伦理所表现出的现世精神和伦理观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的合理的世俗目的。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到:“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在现代经济制度下能挣钱,只要挣得合法,就是长于、精于某种天职的结果和表现……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

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新教思想与资本主义”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5-15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唯物史观又名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观察与解读历史的视角,19世纪中期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与辩证唯物主义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首先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关于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马克思主义指出,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历史必然性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关于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还指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

结合世界近代史上的某一个或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围绕着“唯物史观”的内涵,选一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史实加以阐释。(要求指出所选角度,明确列出观点,正确运用史实,论述条理明晰)
2023-05-02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依据材料,以“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