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作出如下设计。
主题史实核心
经济体制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阐释: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经济政治危机,苏俄(联)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等经济手段,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成功探索。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改变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请参照上述范例,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拟定一个主题,完成一份探究设计。(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主题史实核心

阐释:
2 . 运用世界近代史有关史实,对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4-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宗教改革思想在法国早已有所传播。在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之前,法国的一些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就已萌发“回到圣经上去”的共同愿望。1508年,勒费弗尔埃塔普尔发表了一篇呼吁书,提出阅读《圣经》原文,勒费弗尔认为,罗马教廷指定的拉丁文译本已使《圣经》面目全非,因此需要努力,还《圣经》以本来面目。几年后,勒费弗尔先后翻译,出版了《圣经》和《保罗书信》的拉丁文新译本。在《保罗书信》的注释中,勒费弗尔提出了因教得救的思想,否认圣餐的实体转换说。19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米什莱更是如是写道:“在路德前6年,可敬的勒费弗尔埃塔普尔已经在巴黎宣讲路德主义。”

这一时期,路德的思想已在法国迅速传播开来。在这一过程中,印刷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国王开始时对新教的宽容态度也至关重要。起初,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对宗教改革思想颇感兴趣。特别是加尔文思想传入法国后,因其更好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发家致富,在政治上参与执政的愿望,故深受法国广大资产阶级的拥护。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国宗教改革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历史中的国家形象

新千年的头十年,英、德、法等国先后用电视纪录片的方式,讲述各国历史及其文化英雄,这既是一种视听的历史教材,更是一种国家形象工程。


结合所学,请从上述三国中各寻找一个“文化英雄”,并简述推荐的理由。
2020-02-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宗教改革对欧洲近代早期的历史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信仰,尤其是加尔文派新教,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进而认为新教“制造了近代民主”、“导致近代资本主义”、“是近代科学之父”。但此后几十年中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强调宗教改革有其深厚的中世纪根源,一开始并未与中世纪基督教断裂,它“主要是一场宗教运动.理论具有超现实与超自然的特点”,“关注的是从地狱中拯救灵魂,对他们来说,来世的事务更重要”,他们由此认为宗教改革不是近代之始,不是西方通向“现代性”的必然基石。

——摘编自刘城《马克斯·韦伯与二十世纪宗教改革史学》


评材料中关于宗教改革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