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无需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       
A.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于这种入世的新教禁欲主义,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概括,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据此可知,新教的兴起(       
A.强化了对人性的束缚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D.否定了传统的宗教伦理观念
2023-05-19更新 | 269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要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表明(     
A.维护宗教权威B.主张“信仰得救”
C.认为宗教信仰自由D.认为王权高于教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三股力量对16世纪的宗教改革起了作用,第一股是出身低微的劳苦人民,第二股是欧洲城市的中产阶级,第三股是国王与诸侯统治者。材料说明宗教改革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创造了新的宗教信仰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摘编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

材料二   1517年马丁·路德写出《关于赎罪券的95条论纲》,在论纲中提出“信仰得救”理论,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个人理解是支配自身行为的唯一指南。《论纲》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坚持主张由国家掌握宗教领导权,得到部分诸侯和世俗统治者的认同。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欧洲知识界的一个思想特征是,对于人认识自身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具有自信。许多人认为,自己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摆脱偏见和迷信的时代,这就是说,人凭着健全的常识来观察世界,而后才做结论。许多受过教育的欧洲人日益不再接受那些不根据经验观测就宣布为真理的思想。

——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纱幕在意大利最先消散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欧洲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503年,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发表《基督战士手册》,强调基督教徒必须内心虔诚,反对只注意宗教仪式(如斋戒、朝圣、赎罪券)和口传教义,否定仪式和教士的中介作用。这一主张
A.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B.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C.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D.冲破了传统思想束缚
7 . 欧洲近代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其共同之处是
A.促进思想解放B.鼓励追求现世幸福C.主张天赋人权D.构建“理性王国”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被“逐级”解放的。
9 . 马丁·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这表明他主张
A.因行称义B.教权至上C.先定论D.因信称义
2021-06-10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教主张“将圣经翻译成各地的语言,可以用多种语言来解释教义”、“人可以凭借信仰与神沟通,不必通过教会与神职人员,教会只是教徒的团体,神职人员只是承担教会工作的教徒。”其实,这是对神职人员道德腐化的一种尖锐回应。这一“回应”
A.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B.弱化民众对上帝的信仰
C.开始关注人生活的世界D.动摇封建专制理论基础
2021-06-01更新 | 780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