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16世纪初的英国,各地天主教王教的任免仍然依照中世纪的传统,由国王推荐并交罗马教皇批准。主教中只有少数人致力于讲经布道,大多数人作为掌握法律知识的管理者统治一方。该现象说明英国(     
A.天主教的地位发生动摇B.重法律轻教化的传统影响深远
C.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传播D.世俗君主的统治权威尚未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下列事件符合文中“现代化”特征的是(       
A.法兰克王国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送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基础
B.英国议会讨论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
C.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指出君主应接受约束
D.德意志人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提出“因信称义”
2024-01-11更新 | 133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德国宗教改革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拯救人的钥匙不操纵在教会手中,而掌握在人的自身,只有人的自身以及由人自身而获知的信念才是拯救人的力量……。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否定了宗教信仰所具有的作用B.永生与永罚等都是教会决定的
C.肯定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D.提倡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23-10-02更新 | 118次组卷 | 3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学者陈乐民认为,14至18世纪欧洲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作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些“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对人性的解放,冲击封建秩序B.倡导信仰自由,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C.提倡民主科学,促进社会进步D.进行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到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英国宗教改革时期,亨利八世以英国宗教首脑的名义制定教义,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并通过立法没收天主教教会的产业。这场改革(       
A.促进各阶层共同目标形成B.瓦解了英国民众传统信仰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D.否定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路德用德意志方言翻译了《圣经》全文。此前,德意志各地语言迥异,彼此之间难以交流,随着路德所译《圣经》的流行,它所用的德语不久就成为整个德意志通用语言。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A.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B.奠定了《圣经》的权威地位
C.推动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D.有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
2023-07-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这表明马丁路德的主张是(     
A.因行称义B.君权神授C.因信称义D.科学实验
2023-07-21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西方社会岌岌可危,但又最终走出了这一局面。在具体分析西方是如何从危机中走出来之前,要先明确现代西方成长的三条基本线索,建立起西方近百年走向的基本框架:第一条线索是国家崛起,基本政治框架的重塑;第二条线索是社会崛起,新的二元结构形成;第三条线索是市场崛起。资本主义飞速成长。这三条线索不是齐并进的,它们有时合作、有时撕扯、相互缠绕、相互塑造,每条线索都存在几种不同的细分模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其实有很多种。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世界史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有深刻的影响。他翻译的目的是“使这类既不懂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又不懂拉丁语、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能用德语看懂《圣经》”。这一做法(     
A.推动理性精神繁荣B.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
C.强化天主教会统治D.彻底打击了天主教会
10 .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了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启蒙运动则是抛弃宗教外衣,公开批判封建专制。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人文主义的发展渐趋成熟B.反封建斗争形式多样
C.科技进步推动了思想解放D.力求实现文化多样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