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次科学革命,始于哥白尼,历经开普勒、伽利略的工作,到牛顿时才得以最终完成。发生了近代科学革命的16、17世纪,是一个真正光荣的时代,人类不仅获得了完全不同于中世纪的与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真正有用的知识,还在当时和随后的时间里推动着人类的知识以超越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速度发展。经过科学革命,具体的定量化实验,逻辑上前后一贯的严格推理代替了似是而非的思辨讨论;严格而又明确的定律代替了令人费解的神谕式的教条;验证代替了信仰。

——摘编自肖德武《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材料二:这是一场以理性和自由的光明驱散蒙昧和狂热的黑暗的运动,主要是由一群自称为“哲学家”的人发起的。它在英国并不像在法国那样,没有在相对短的时期内达到巅峰,其影响也不像法国那样蔚为壮观。

——摘编自[美]弗兰克·梯利《哲学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哥白尼和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并分析近代科学革命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精神内核,并概述“这场运动”发展的阶段性。
2023-06-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民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2 . 在18世纪的舆论环境下,基督徒、自然神论者、无神论者全都承认自然界这部大书的权威;假如他们意见不同的话,那也仅是涉及它的权威的范围,即涉及它究竞仅仅是肯定或是取代旧启示的权威。这种舆论环境最有利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宗教改革的推进
C.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启蒙运动的兴起
2023-06-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宏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87年,牛顿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答了哥白尼革命所提出的各种天文学问题。这个关于自然的数学体系是那样的明澈和有条理,以至于守旧分子们丧失了抵挡的勇气和能力。牛顿之后,反对哥白尼体系的做法成了一种顽固与愚钝的象征。这说明(     
A.理性主义推动了政治变革B.知识权威取代了信仰权威
C.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D.技术革新改变了生产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代大多数人认为宇宙是由神秘的力量所驱使,人类对这种力量几乎无法理解且无法控制,但是在1660年前后,一种机械的自然观荡涤了神秘主义,自然界被认为像最精致的机械钟一样运转,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类充分理解。当时这一转变(     
A.削弱了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导致了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变革
C.使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
D.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5 . 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达·芬奇通过解剖了解了人体结构,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地心说"的谬误,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文艺复兴波及范围日益广泛B.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思想解放
C.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欧洲社会孕育了转型的力量
2023-04-21更新 | 1239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   他(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

——摘编自《宋应星评传》

材料3   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摘编自《牛顿传》

(1)据示意图指出15世纪后中西科技出现不同走向的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比较中西科技的不同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客观上推动资产阶级价值观发展D.有利于西欧理性精神传播
2023-03-14更新 | 204次组卷 | 7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古典时代,人要么匍匐在神的脚下,要么服从自然:“在宇宙万物之中,人并不是最高贵的”;17世纪以后,“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渐成共识,“通过对自然的智力攻克使得人类变成了自然的主人”的认识逐渐凸显出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革命的兴起B.文艺复兴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发生D.殖民扩张的需要
9 . 17世纪,牛顿将“天上的力学”与“地上的力学”结合起来,实现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次大飞跃,也是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他的理论不仅在科学领域影响巨大,而且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极其深远,由此可知,牛顿力学理论(       
A.标志着微观物理时代的到来B.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C.促进了信息工业的兴起D.奠定了电磁理论的基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近代科学成果进行定量分析时发现,从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5次大的变迁,即: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现在),转移周期大约为80年,科学史界称为“汤浅现象”。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所学知识,就“汤浅现象”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