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近代科学成果进行定量分析时发现,从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5次大的变迁,即: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现在),转移周期大约为80年,科学史界称为“汤浅现象”。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所学知识,就“汤浅现象”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1691年出版的一本世界地图集的插图,图中地球仪和帆船占据中心位置。图画上方,一位吹号天使手举一面旗帜,上面写着“还要更远”,与中世纪的传统表述“无须更远”形成鲜明对比。画面的外围部分是各式各样的器具。这幅画作(     
A.体现探索和科学的时代特征B.鲜明的反对宗教神权统治
C.反映了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D.强调独立思考与理性精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随着日耳曼、汪达尔等蛮族大量融入罗马社会,其经商头脑深深影响了西欧人的生活观念,日耳曼人也接受了罗马教育并发明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9世纪时,欧洲人频繁地前往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繁华城市进行贸易,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重新建立起了西欧与东方的联系。中世纪欧洲就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摘编自张海《欧洲发展史新释——从古代到工业革命》等

材料二   1314世纪,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自治权的出现促生了近代西欧地域文化的出现。14世纪后,人文主义者强烈疾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神学观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取代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17世纪前后形成的科学理性观念,深刻影响着近代西欧社会。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甚嚣尘上,世俗教育和技术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近代西欧文化成为社会转型的支撑。

——摘编自冯英《人文主义: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地域文化的特征并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西欧文化的影响。
4 .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首次提出“复式簿记”的概念,建议商人在进行交易时,要以“贷方”和“借方”的身份在总账中记入两次,从而使经营者加强盈利意识。这反映了当时(     
A.价格革命影响广泛B.人文精神深入人心
C.商业观念得到更新D.近代科学已经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伽利略一笛卡尔一牛顿的数理世界里.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理性规律和法则。万有引力定律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这表明(     
A.科学进步推动理性主义的发展B.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相互作用
C.经典力学促进了近代科学兴起D.启蒙运动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
6 .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研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A.法拉第——日心说B.达尔文——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D.伽利略——量子假说
7 . 这场17世纪的科学革命肇始于意大利,终结于英国,双方的杰出代表人物分别是伽利略和牛顿;而扮演欧洲经济领头羊角色的国家也随着这场科学革命主战场的转移而发生改变,英国取代了意大利成为领先的经济体。据此可知(     
A.意大利科技长期领先世界B.英国成为“海上殖民霸主”
C.自然科学推动工业革命爆发D.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发展
2022-07-20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大埔县虎山中学、梅县区高级中学、丰顺县东海中学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科学的兴起并非偶然,社会思潮是其催化剂;哲学是思想的源泉,为科学家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且为近代科学的研究提供合理的基础和方法论,促使实验和理性相结合,形成完备的科学研究体系;宗教思想的改变消除了天主教会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威胁,赋予了欧洲大陆新的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世界,这为近代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宗圣《浅谈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材料二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启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福音书”。启蒙思想家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这次思想启蒙仍然在资产阶级思想范围内,却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而且形成了系统的人文科学理论(包括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1848年革命风潮席卷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在内的大半个欧洲;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9世纪中叶,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摘编自陈《探究中西方思想启蒙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启蒙运动的作用。
2022-07-11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由此可知
A.资产阶级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B.近代自然科学重视经验性总结
C.近代自然科学冲击了神学思想D.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2022-04-20更新 | 422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在评论牛顿科学的影响时说:“柏拉图式的客观唯心主义也已经失去了宗教氛围的社会基础。这就是说,盲目虔诚的神秘主义越来越被人们所拒斥。”该评论旨在强调牛顿的科学成就
A.彻底击碎了天主教的教权B.催生了唯物主义哲学
C.增强了理性主义的影响力D.促进了近代科学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