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哥白尼在给教皇的献词中写道,“我经过长期、认真的研究终于发现:如果把其他行星的运动与地球的轨道运行联系在一起,并按每颗行星的运转来计算,那么可以对所有的行星和球体得出它们的观测现象⋯⋯我毫不怀疑,精明的和有真才实学的天文学家,只要他们愿意深入地而不是肤浅地检验和思考我所引用的资料,就会赞同我的观点。”这篇献词体现了哥白尼(       
A.理性化的思维方式B.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C.完整的力学体系思想D.对未来社会的理想
今日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高频选择题50题专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7世纪,哲人们、科学家们想用科学来验证上帝,要用“科学的方法”驱散世俗对宗教的怀疑,尽管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却为思想解放、理性解放开了路。由此可推知,这一“论证”过程(     
A.彻底摧毁了封建神学思想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C.助推人们独立思维的形成D.确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
2024-05-23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古典时代,人要么匍匐在神的脚下,要么服从自然:“在宇宙万物之中,人并不是最高贵的”;17世纪以后,“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渐成共识,“通过对自然的智力攻克使得人类变成了自然的主人”的认识逐渐凸显出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革命的兴起B.宗教改革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发生D.殖民扩张的需要
2024-05-15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世纪中叶,富兰克林在一场雷雨中放风筝,证明闪电是一道电流,并由此发明了避雷针。于是,一直以来认为闪电是愤怒的雷神之锤,用来惩罚罪人的认知土崩瓦解。这说明(     
A.实证是科学进步的必要手段B.科学进步战胜了神学思想
C.电气时代理论创新力量强大D.科技进步推动着思想解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受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以自然的权威取代上帝的权威,以人的科学改造传统文化,以科学理性建构新的社会政治体制。材料旨在说明(     
A.近代科学体系已经形成B.科学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C.近代物理学取得重大突破D.牛顿力学得到普遍认同
2024-05-10更新 | 141次组卷 | 7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材料一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三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称为“再生”的理由,指出材料二中“艺术和知识的创新”的核心内涵,概括文艺复兴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彰显“人的理性的伟大”的具体表现,受其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在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2024-05-01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兴许对思想界影响最深。据称,这是人类迄今作出的最伟大的精神调整,旧的天堂被打破了,《希伯来书》和基督教圣经上描述的上帝创造的东西,看来是属于无稽之谈,他们希望使社会也能履行自然规律的法则。材料中提到的“这场革命”(     
A.修正了基督教部分宗教教义B.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开端
C.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D.促进了近代欧洲思想解放
2024-05-01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8 . 学者陈乐民认为西欧的“人与上帝”关系实际是一个线团的线头,抓住线头打开线团的整个过程就是14—18世纪的“思想革命链条”。该“革命链条”(     
A.推翻了神学体系和神的权威B.推动了西欧的社会转型
C.促进了西欧一系列宗教改革D.起源于自然科学的进步
2024-04-18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下册考点突破之易错易混集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无论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定律、伽利略的运动定律、牛顿的力学体系,还是培根和笛卡尔的科学方法论,都促使人们开始理智地看待古代权威,从对古代权威的反思发展到对古代权威进行理智地批判。该学者意在说明,近代科学革命(     
A.推翻了教会的神圣地位B.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C.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王权D.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3-28更新 | 30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近现代以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相继成为世界科学中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时段(年)科学代表人物科学兴隆期(年)
意大利1540-1610伽利略、布鲁诺等70
英国1660-1730牛顿、哈维等70
法国1770-1830拉瓦锡等60
德国1810-1920施莱登、爱因斯坦等110
美国1920—爱迪生、贝尔等——

材料二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五要素钻石模型”

——以上材料据潘教峰、刘益东《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整理

综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