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至清初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B.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C.东西方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D.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2 . 如表为16至17世纪中西科技成就的比较,这反映了当时的中西方
A.文化的交流加深B.科技发展的趋势不同
C.政体的本质差异D.社会转型的方向趋同
2020-02-1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8世纪,欧洲中产阶级妇女追求洛可可风格服装,崇尚奢侈华丽,大量运用夸张的造型、柔和艳丽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态的装饰,给人以奢华浪漫的视觉效果。到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女装从奢华到朴素,从繁杂到简约,从紧身到宽松转变。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思想解放推动审美观转变B.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提高了生活水平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6—17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科学革命”,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坚持的“地心说”。1572年超新星和1577年的彗星证明天堂是不存在的,宇宙是存在变化的。这些发现甚至否认《圣经》的真实性。这是一个权威遭受质疑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由此可知,“科学革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使西欧宗教改革的兴起D.为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提供精神武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当时(     

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
A.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无法兼容并存B.工业革命对思想解放的推动
C.科学革命对宗教观念产生冲击作用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大旗
2023-01-06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在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的西欧社会,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下列事实能证实此变化的是
A.古腾堡改进印刷术
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C.绘画时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
D.汽车和飞机便捷了地区间联系
2021-06-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选科热身(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2021-12-27更新 | 4106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2022届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读下列《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

该项统计可以看出
A.宗教改革对价值取向的影响B.牛顿力学对宗教观念的作用
C.工业革命对思想解放的推动D.进化论瓦解宗教观念的过程
2020-06-07更新 | 54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6月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在西欧,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下列事实能证实此变化的是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②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绘画时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
④汽车和飞机便捷了地区间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 . “他认为一个物理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每个部分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每种运动和变化都能由运行规律来解释。”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B.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
C.阐述了相对论的价值
D.总结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